5.包糖果
1教学目标
1、练习涂画糖纸,包扎糖果。
2、熟悉绘画工具,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美术课,又有较强的表现欲,而糖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东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对于它们的形状、颜色也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在平时并不会特别刻意去观察,对糖果们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而,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和体验来进一步认识各种糖果的形状、色彩及味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合,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避免陷入机械摹写是教学难点。
3重点难点
1、练习涂画糖纸,包扎糖果。
2、熟悉绘画工具,培养儿童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包糖果
一、情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糖果的香味?(教师特意做出“闻”的动作)香吗?(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包糖果》。
点击课件(揭示课题《包糖果》)
设计意图:由于在课前为了布置“糖果”,多媒体教室里早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糖果香。学生一走进多媒体教室就被这种香甜的味道所吸引,所以我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感官“闻”。
二、初入情境
教师带着兴奋的语气,举起手问学生:“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神奇而又有趣的地方,谁想去?”这样很多学生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纷纷举起手来。
音乐《坐火车》响起。
(随着一声汽笛声,火车开动了。)
师:大家听!这是什么声音?对呀!(教师突然想起的样子)我们今天就是要坐着火车去糖果城的。来!同学们坐好了!坐好了!我们出发了!
(师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自由律动……随着一声汽笛,火车到站了。)
师:到站了,小朋友,欢迎来到“糖果城”。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为下面的教学内容作辅垫。与学生一起随着歌曲自由律动,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学生创作
讨论:要完成本课作业应该按怎样的次序?
1、自己准备包一个什么样的糖果?用多大的纸?
2、剪裁:根据自己的设想剪裁出糖纸的形状。
3、涂画:涂上喜欢的图案和色彩。
4、包扎:包扎出不同样式的糖果。(提示:你做出怎样的糖果才会让大家抢着来购买?)
四、糖果展示会:
1、把学生的糖果集中在一起,轮流扮演买者和卖者。买者选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以“我有一颗甜甜的糖果”为题,创编小故事或小诗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实现一个教学目标,了解色彩的运用规则。我改变了以往用“一个标准”去教学生作画的内容形式,尽量不在学生面前做画前示范,而是出示一幅色彩较为单调的糖果图,引起学生去分析观察,与实物进行对比,发现教师的诸多不足。如:色彩不够丰富,如果是自己来画,会选择哪些颜色来画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六、交流展评
针对学生的作画情况,进行互评与自评指导。
1、 学生拿作品与组内同学分享。
2、 学生走上讲台大胆的说说自己的糖果。
3、 参观、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设计意图:努力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敢于展示自我的舞台。(1)本环节把评价的权力与位置还给了学生。 (2)提高自评、他评能力,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增强成就感。]
七、总结
师:如果大家也将你的心愿包在糖果里,送给父母或你的朋友,那当他看见这个礼物,他也一定会很开心,甜在心里面。回去以后,大家试一试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