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章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章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11 15: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单选题
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 用乙烯聚合生产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 乙醇催化氧化生产乙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B.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氯化钠
C. 加碘食盐溶液遇淀粉溶液显蓝色
D.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含碘元素的化合物
3.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汞、银等不活泼金属用热分解法
B. 钾、钠、钙、镁等活泼金属用电解法
C. 铝、锌、铁、铅、铜等金属用热还原法
D. 氢气、碳、铝等都可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4.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
①节省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了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了铜的利用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全部
5.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 碳水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气
D. 乙醇
6.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环境污染。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 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
B. 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重新成型
C. 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
D. 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 钠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和矿盐中
8.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③直接把煤作燃料比将煤干馏、煤液化和气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好
④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金属一般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冶炼的是(  )
A. 活动性强的金属
B. 活动性弱的金属
C. 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
D. 明代作货币的金属
1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如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
C.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2.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 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 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C. 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D. 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二、双选题
13.(双选)“绿色化学”追求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下列物质可以称为“绿色氧化剂”的是(  )
A. 浓硫酸
B. 臭氧
C. 双氧水
D. 漂白粉
14.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所以石油属于烃
B. 主要是烃类混合物,所以有固定的沸点
C.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15.(双选)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
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
⑤电解上述晶体的熔融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
B. 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C. 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加快干燥速度
D. 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晶体水溶液的方法
16.(双选)下列石油的炼制和加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常压分馏
B. 减压分馏
C. 裂化
D. 裂解
17.(双选)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炼铁时,还原剂一氧化碳将铁从矿中还原出来
B. 活泼金属钠只能用电解法冶炼
C. 汞的冶炼只能用还原剂法
D. 铝的冶炼可用还原法来冶炼
18.(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 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D. 石油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19.(双选)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 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
20.(双选)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氯碱工业可生产的产品有NaOH、NaClO、盐酸、Na2CO3等
B. 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
C. 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
D. 电解MgCl2溶液可制取金属镁
三、填空题
21.为了防治酸雨,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工业上采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使用以“固硫”(避免硫的化合物进入大气),最后生成石膏。试回答:
(1)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⑤氧化还原反应 ⑥非氧化还原反应 ⑦离子反应 ⑧非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⑤⑥⑧ D.②④⑤⑦
(2)第一步“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所需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
A.1 B.2
C.3 D.4
(3)比较此法与石灰石粉末与含硫煤混合法哪个更好些________(A.生石灰 B.石灰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先将燃料煤脱硫 ④在土壤中加石灰防止酸化 ⑤开发新能源,避免含S、N的氧化物大量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22.关于铝的冶炼,有以下一些问题,请你通过努力,争取完成。
(1)工业制备铝一般是通过铝土矿制得纯净的Al2O3,然后电解Al2O3/Na3AlF6得到铝。也可用电解NaCl—KCl—AlCl3共熔体方法制铝,且比电解Al2O3/Na3AlF6制铝节省电能约
30%,但现在仍用前一种方法制铝,其主要原因是(  )
A.AlCl3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体不导电
B.电解AlCl3生成的Cl2会污染大气
C.自然界不存在富含AlCl3的矿石
D.生产无水AlCl3较困难,成本又较高
(2)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3 B.3∶2∶1
C.6∶3∶1 D.6∶3∶2
(3)讨论: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并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后再燃烧,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1)将煤直接进行燃烧可能会形成硝酸型酸雨。
①写出有关物质转化为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下是对硝酸型酸雨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
a.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b.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c.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
d.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作用转化为硝酸盐,给植物提供氮肥
(2)如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示意图,试写出在废气脱硫并形成副产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硫以后,在废气中含量明显增加的不良气体是(写物质名称)____________,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脱硫后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4.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由化学手册查阅得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
(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的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序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5.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铁三脚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 H.量筒
(2)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过氧化氢溶液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五、推断题
26.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重油
(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F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称为________。
六、计算题
27.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1)若电解食盐水时消耗NaCl的质量为234 g,则在理论上最多可得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升(标准状况)。
(2)若将2 mol的氯气通入足量石灰乳中,理论上可得到次氯酸钙________克。
28.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如钒、铬、锰等。请配平下列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钒和钴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哪些物质是还原剂、哪些物质是氧化剂,并计算生成1 mol各种金属分别需要纯铝的质量。
V2O5+Al——Al2O3+V
Co3O4+Al——Al2O3+Co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乙烯聚合生产聚乙烯原子利用率为100%;其他选项都生成副产物;故答案为A。
2.【答案】D
【解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水,而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目前来看,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碘单质遇淀粉溶液显蓝色,含碘元素的化合物遇淀粉溶液不显蓝色。
3.【答案】C
【解析】
4.【答案】C
【解析】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需要不断加热,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同时,每生成1 mol 硫酸铜要消耗2 mol 硫酸,硫酸的利用率低。
5.【答案】B
【解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液化石油气是碳原子个数小于等于4的烃的混合物,即两者都是碳氢化合物。
6.【答案】A
【解析】判断是否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关键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氧化为硫酸钙,发生化学变化,A正确;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重新成型,固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性质不变,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利用了吸附剂的物理性质,C错误;原子的放射性属于核变化,不是化学反应,D错误。
7.【答案】D
【解析】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产量最大的是铁,大多数金属是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只有少量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
8.【答案】D
【解析】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煤的气化和液化为化学反应;碳纤维的成分为碳,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利用粮食酿酒时,淀粉发酵产生麦芽糖,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酒精。
9.【答案】A
【解析】①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气体,故①错误;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②正确;③将煤进行深加工后,脱硫处理、气化处理很好地减少污染气体,提高燃烧效率,综合经济效益好,故③错误;④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故④正确。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D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弱,金属的获取越容易,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的越早。
12.【答案】B
【解析】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的氧化物,会引起光化学污染事件,导致咳嗽和气喘者增多;化石燃料如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与人口众多无关;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栖生物大量死亡;因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直接辐射人类,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13.【答案】BC
【解析】浓硫酸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漂白粉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有可能为氯气,也污染环境;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臭氧作氧化剂时,其产物是氧气,对环境无污染。
14.【答案】CD
【解析】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含有少量杂质,主要成分是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石油分馏所得每一种馏分仍是混合物。
15.【答案】AB
【解析】A项,镁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正确;
B项,根据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海水Mg(OH)2↓Mg(OH)2↓MgCl2MgCl2Mg,将得到的沉淀物进行洗涤,是洗去沉淀表面的可溶物,结合步骤中的关系,沉淀物中含有的应为Ca2+,所以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沉淀出现则未洗涤干净,反之则洗涤干净了,正确;
C项,因为MgCl2是一种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反应:Mg2++2H2O鸠2H++Mg(OH)2,在HCl热气流中干燥,可抑制Mg2+的水解,而不是加快干燥速度,错误;
D项,根据电解的原理,当电解水溶液时,在阴阳两极分别生成氢气和氯气,而得不到镁。故要得到金属镁必须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错误。
16.【答案】CD
【解析】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都是分馏,不同之处在于压强,压强小可以降低物质的沸点,有利于液体的沸腾,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过程;裂化与裂解均为化学变化过程。
17.【答案】CD
【解析】
18.【答案】AB
【解析】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石油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19.【答案】AD
【解析】煤的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燃料(由煤制煤气)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二者都属于化学变化,其产物都是清洁能源。
20.【答案】AB
【解析】A项,氯碱工业主要产品是氢氧化钠和氯气,延伸产品可以有NaClO、盐酸、Na2CO3等,正确;B项,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正确;C项,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来得到无水MgCl2,错误;D项,镁是活泼金属,如果电解氯化镁溶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而不是镁离子放电,所以得不到镁单质,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错误。
21.【答案】(1)C (2)A (3)A 此法节约煤,成本低 (4)C
【解析】(1)在含硫的煤中加生石灰“固硫”的反应是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可见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2)易错选B。主要是不清楚哪一个反应是第一步“固硫”反应。
(3)有的学生误答石灰石粉末与含硫煤混合法更好。忽略了石灰石分解为氧化钙需消耗很高能量,浪费煤,使生产成本提高。
(4)易错选A、B或D。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应用已有知识来全面分析具体问题。把烟囱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土壤中施加石灰虽可中和酸雨造成的酸性,但不属于减少酸雨而采取的措施。
22.【答案】(1)CD (2)D 
(3)不一定。将AlCl3固体加热使之熔化,测其导电性,若不导电,即证明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1)题中已说明:可以用电解NaCl—KCl—AlCl3共熔体方法制铝,所以A选项理由不成立;Cl2虽然会污染大气,但电解NaCl制金属钠时也产生Cl2,况且Cl2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排除B;AlCl3能溶于水,自然界中不会存在AlCl3矿石,所以C正确;电解炼铝的电解槽中不能有水,而生产无水AlCl3较困难,成本高,所以D正确。
(2)按照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各个电极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都是相等的,再根据金属离子的价态计算出产生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所以选D项。
23.【答案】(1)①2NO+O2===2NO2,3NO2+H2O===2HNO3+NO ②abd
(2)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
(3)二氧化碳 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气候变暖
(4)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品红溶液是否褪色,若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废气中还含有SO2;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废气中不含SO2
【解析】(1)形成硝酸型酸雨,这说明煤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一氧化氮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跟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型酸雨有它的危害性,但它所含的氮元素又是植物所需要的主要肥料之一,因此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硝酸型酸雨的功与过。酸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2)由图可知,脱硫是将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钙,最终产品是CaSO4·2H2O。
(3)通过问题(2)的解答可知,在脱硫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并且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以等物质的量代换。
(4)检验二氧化硫的高效试剂是品红溶液,并且没有干扰因素。
24.【答案】(1)合理
(2)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3H2↑
(3)B 若用A、C溶解样品会产生SO2、NO等有毒气体,用D,则Fe不会与NaOH溶液反应,而用B既能将样品全部溶解,又不会生成有害气体。
【解析】(1)根据表中各物质的熔点,铁和铝可以熔合成铁铝合金,故解释合理;(2)由于金属铝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不能,故可以选用的试剂为NaOH溶液;(3)要将熔融物全部溶解,则加入试剂必须既可以与铝反应也必须与铁反应。
25.【答案】(1)AGH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D 双氧水又称“绿色氧化剂”,其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产物为水,无污染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解析】(1)先分析灼烧固体物质所用的仪器有哪些,然后再选出不会用到哪些仪器。
(2)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盐和难溶固体物质。要得到含有I-的溶液,须将灰烬充分溶解,并过滤以除去残渣。
(3)浓硫酸、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均能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前三者会引入新杂质,而过氧化氢的还原产物为水,无其他物质生成,氧化剂最好选用过氧化氢。
26.【答案】(1)分馏 裂解
(2)D
(3)①②③④ ⑤
(4)CH3COOH 
(5)CH3COOCH2CH3+OH-―→CH3COO-+C2H5OH
(6)白色污染
【解析】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制得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而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E为乙烯,则F为聚乙烯,B为乙醇。由框图知C为乙醇与酸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且A为家庭中常见有机物,故A为乙酸,C为乙酸乙酯,其他答案可依次推出。
27.【答案】44.8 143
【解析】依据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来分析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来分析计算;
(1)电解食盐水时消耗NaCl的质量为234 g,反应的氯化钠物质的量为=4 mol,
2NaCl+2H2O2NaOH+H2↑+Cl2↑
4 mol             2 mol
标准状况下氯气体积为2 mol×22.4 L·mol-1=44.8 L;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 mol          1 mol
次氯酸钙质量=1 mol×143 g·mol-1=143 g。
28.【答案】3V2O5+10Al5Al2O3+6V 还原剂:Al 氧化剂:V2O5 生成1 mol V需要纯铝45 g
3Co3O4+8Al4Al2O3+9Co 还原剂:Al 氧化剂:Co3O4 生成1 mol Co需要纯铝24 g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进行判断:
3V2O5+10Al5Al2O3+6V
氧化剂 还原剂
3Co3O4+8Al4Al2O3+9Co
氧化剂 还原剂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到纯铝与生成金属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0Al ~ 6V     8Al ~ 9Co
270 g 6 mol 216 g 9 mol
X 1 mol y 1 mol
列出比例式,解得x=45 g,y=24 g
即生成1 mol钒需要45 g纯铝,生成1 mol钴需要24 g纯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