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11 15: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2.下列有关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B. 增大体系的压强一定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能量 D.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3、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报告所列出的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4.3 B.中和滴定时消耗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C.用10mL量筒量取7.13mL冰醋酸 D.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4、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A (g)+bB (g) =cC(g)+ dD(g)达到平衡后,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2,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9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压缩容器体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活化分子百分数均增多
B.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变小
C.a+b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 c(Fe3+)=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
②滴加石蕊显红色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③加入镁仅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NO3-
④pH=11的溶液中: Na+、AlO2-、K+、CO32-
⑤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HCO32-、NH4+、SO32-
⑥c(H+)/ c(OH-)=1×10-12mol/L的溶液中:Na+、Cl-、NO3-、ClO-
A.④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1×10-14
C.工业合成氨,为提高氨的产率,实际生产中采取高温、高压的措施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7. 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4mol/(L?s)?? B.v(B)=0.8mol/(L?s)
C.v(C)=1.2mol/(L?s)??? ?D.v(D)=0.7mol/(L?s)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0.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C.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x(-57.3)kJ·mol-1
D. 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10.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工业生产中,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12.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5.6L,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Q kJ/mol
B.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 Q / 2 kJ/mol
C.1/2 C2H5OH(l)+3/2O2(g)=CO2(g)+3/2H2O(1) △H = -Q kJ/mol
D.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2Q kJ/mol
13.将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14.aA(g)+bB(g) cC(g)+dD(g) Δ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
A.a+b>c+d T1>T2 Q>0 B.a+b>c+d T1 C.a+b0 D.a+b>c+d T1>T2 Q<0
15.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热△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1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C3H8(g)+5O2(g)═3CO2(g)+4H2O(l)△H=﹣2220kJ?mol﹣1.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
A.1:3 B.3:1 C.1:4 D.1:1
17.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的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AB3的生成速率与B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A≡A键,同时断裂6a mol A﹣B键
18.2mol A与2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3B(g)?2C(g)+zD(g)若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v(C)=0.2 mol?L﹣1?s﹣1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为28.6%
19.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 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 20 mL 3 mol/L的X溶液 B.20℃ 30 mL 2 mol/L的X溶液
C.20℃ 10 mL 4 mol/L的X溶液 D.10℃ 10 mL 2 mol/L的X溶液
20.已知25℃、101 kPa条件下:
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
②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
21.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某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
Na+、NH4+、Cl-、S2-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Fe2+、ClO-、SO42-
C.某溶液中加入少量Al 有H2生成,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H4+、K+、Cl-、NO3-
D.常温下某溶液中KW/c(H+)=1×10-12,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Cl-、HCO3-
22、MOH和ROH两种一元酸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ROH是弱碱,MOH是强碱
B.在x点,c(M+)=c(R+),ROH完全电离
C.稀释前MOH和ROH溶液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的浓度ROH>MOH
D.向稀释后的两种碱的溶液中分别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两种溶液的pH值MOH>ROH
23.常温时,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在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
N(CO2)/mol
N(H2)/mol
0
1.20
0.60
0
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6.67%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n(C0)=0.60 mol,n(H20)=1.20 mol,则平衡时n(C02)=0.20 mol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25题~第28题四个大题,
25、(14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某种胃药片的治酸剂为CaCO3,该药片中CaCO3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如下(药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a.配制1.0mol·L-1的盐酸溶液和1.0mol·L-1的NaOH溶液各250mL。
b.取5.5g磨碎后的胃药于锥形瓶中。
c.向锥形瓶内加入50.00mL1.0mol?L-1的盐酸溶液。
d.以酚酞为指示剂,用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达到滴定终点。
e.重复bcd三步的操作2次。
①操作c中量取盐酸体积的仪器是______。
②操作d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溶液润洗,则所测CaC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若滴定中NaOH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0.00mL,则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氧化还原滴定与中和滴定类似,现用0.0100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滴定亚硫酸钠的溶液,来测定亚硫酸钠的浓度,不能用________________(“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实验_______________ (“需要”或“不需要”)加入指示剂。
(3)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醋酸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0.1 mol?L-1醋酸溶液、0.1 mol·L-1碳酸钠溶液、0.1 mol?L-1醋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品自选)。
26、(12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可以用来制备氢气,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0kJ/mol,反应CH4(g)+ 4NO(g)=2 N2(g)+CO2(g)+2H2O(l) △H=___________。
流程中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1CO和2mo1H2O,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在830℃,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第II步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n(CO)
n(H2O)
n(H2 )
n(CO2 )
A
1
5
2
3
B
2
2
1
1
C
0.5
0.5
1
1
(4)下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某温度下,H2(g)+CO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甲??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是60%
C.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D.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27、(14分)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_____ ,若将pH= 1的稀硫酸V1L与pH=9的苛性钠溶液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
(2)现有c(H+)=0.01mol/L的醋酸溶液甲和c(H+)=0.01 mol/L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① 取10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比值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②相同条件下,分別取10mL的甲、乙两溶液稀释至100mL,稀释后溶液中水电离的c(H+)大小关系为:c(H+)(甲)________c(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和NH3·H2O、Ba(OH)2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 、V3。则三者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苏打又称为“纯碱” 请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呈__________性。
28、(12分)(1) 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 g )+2H2 ( g )CH2OH ( g ) △H=-116kJ/mol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将2 mol CO与3 mol H2的混合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
①2min时测得生成CH2OH 0.5 mol,则0~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___________。
②反应4min后达到平衡,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b. c(H2)增加
c. CO与H2的转化率相等 d.重新平衡c(H2)/ c(CH2OH)减小
③若在密闭容器中充有lmolCO与2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转化率(a)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知图所示,若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2L,则该温度下B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_。C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Kc(填“>”、“<”或“=”)
(2)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H2PO3-.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和Na2HPO3。根据H3PO3的性质可推测Na2HPO3稀溶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5 CDBCA 6-10 CACDB 11-15 CDDBB 16-20 BADBA 21-24ABBC
25、(14分,毎空2分)
(1)①酸式滴定管 ②溶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③偏小 ④27.3%
(2)碱式 不需要
(3)测0.1 mol·L-1醋酸的pH,若pH大于1,证明醋酸为弱酸。
(测0.1 mol·L-1醋酸钠的pH,若pH大于7,证明醋酸为弱酸。)(合理即可)
26、(12分,每空2分)
(1)-1250.3 kJ/mol (2)放; 66.7%
(3) AC (4)降低温度(或减少氢气的量) (5)D
27、(14分,每空2分)
(1)1×10 -12 ; 11∶ 9
(2) ①向右; 减小 ②小于 ; V1=V3(3)Na2CO3 碱.
28、(12分,每空2分)
(1) ① 0. 25 mol·L-1?min-1 ②bd ③4; >
(2)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