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五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A [①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不合语境。②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含贬义)。褒贬失当。③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④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专心致志,埋头苦读。⑤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⑥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京州山远煤矿被困矿工的救援工作目前正紧张进行,听到被困矿工已被成功救出的消息传来,在场的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B.冒充公检法等方式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仅严重地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而且影响了公检法部门的整体形象,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C.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影响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D.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否则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听到……的消息”或“……消息传来”;B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应该将两个分句中的内容颠倒过来;D项,成分残缺,在“人满为患”后加上“的问题”。]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35092010】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__①__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__②__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__③__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__④__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__⑤__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__⑥__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D [本题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我们可以首先确定逻辑关系相对清楚明确的几项。④前后句之间应为并列关系,排除B、C两项。⑤⑥所在句子句间为转折关系,A项“即使”与“然而”搭配不当,应排除。故应选D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35092011】
图腾主义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图腾崇拜的宗教仪式以及禁止伤害或食用图腾动植物的规定。
①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发生期,图腾主义就开始有了
②人和动物、植物乃至自然现象以及无生物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见的联系
③相信氏族成员和被认定为图腾的动物或植物有亲族的关系
④当时人们依母系为中心建立起社会组织,住在一定的社会地区打猎和采集野果
⑤由于上述的宗教观念,也由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就很自然地认定某一动物或植物为自己氏族的图腾
A.②①④⑤③ B.④⑤③②①
C.②①⑤④③ D.④③⑤②①
A [开头紧接着只能是②,②接①,⑤则是前半部分的一个总结,而③只是⑤的一个延伸部分,所以③紧跟着⑤。]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之前丢失的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去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果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A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使用不当。C项,“指点”“不吝赐教”应用于自己,使用不得体。]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到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多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6.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C [A项,顾此失彼,“朝廷禁用金银行进交易”,但民间已经开始了;B项,断章取义,是学术界的观点与实际不符;D项,因果倒置,“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后才有“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观点: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
B.自16世纪40年代始,由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交流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再加上日本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促使了日本银矿开发的迅速发展,使日本银产量激增。
C.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证的方法来证明全文的论点。
D.文章最后一段分析论述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意义和作用: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
C [没有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D [“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应为“白银的货币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应为“的开端”。]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4分)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王国庆 阙爱民 童浩麟
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的合作。
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
过去的半年里,马保东一再约马奋勇来河南做事,马奋勇也打算在河南建立新疆名优产品展销中心,投资物流和生态农业。马年结束之前,马奋勇如约而至。
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经历了些什么?故事还得从20年前说起。
1995年,马保东21岁,因做肠衣生意与长他一岁的同行马奋勇在河北省有一面之交。两人相互欣赏对方的实诚,一见如故。
河北分手不久,马保东只身赴新疆,去找当时在哈密地区牧工商联合总公司肠衣厂工作的马奋勇。马奋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给了马保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马保东到新疆进货,货款足时就在当地付;不够时,货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时连个欠条都不用打。
1997年,马保东在新疆进了50多万元的货,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便拿出积蓄,又东拼西凑,借给马保东16万元。
没料想,货到河南,行情大变,肠衣价格狂跌不止,马保东顿时倾家荡产。此后的一年,马保东东挪西借,还了马奋勇近11万元,剩下的5.3万元再也无力偿还了。
在新疆,马奋勇的肠衣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
1998年,马奋勇曾到马保东在开封县杜良乡扫东村的家,“想看看保东弟能不能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
两“兄弟”自此失联。
2003年,马保东东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哥,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马保东说。
他几乎托遍国内认识的做肠衣生意的朋友,最后,总算知道马哥去了蒙古国,但就是联系不上。
“马奋勇”“5.3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2008年,马保东的哥哥刚学会上网,便试着在网上寻人。当时他用“哈密马奋勇”搜到了3个“马奋勇”,虽然都不是他们要找的“马奋勇”,但也使他们看到了希望。马保东的哥哥说,俺弟兄俩没事就在网上“敲”“马奋勇”,一“敲”就是近4年。
2011年底,已是蒙古国中国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半年后,他注册成立了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没多久,作为公司总经理的马奋勇便被马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
“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保东,欠你5万多元的保东啊……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
“哥,我终于能还你钱了。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
电话那头的马奋勇也十分激动,连说:“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说真的,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
马保东告诉马奋勇,是他激励着自己奋斗了这些年,自己现在已是河南东信建设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东’是我的名字,‘信’就是诚信。”
“兄弟”通话的当天,马保东就往哈密汇了10万元。他告诉马奋勇,剩余的90万元一分不动放在那里,等马哥来河南做事时用。
小年的开封已有了浓浓的年味。
饭时已过,马氏“兄弟”谈兴未阑。马保东向马奋勇介绍了东信公司今年向物流和生态农业拓展的打算。
“这真是不谋而合!我们公司的展销中心上半年就要在河南18个市铺货。”马奋勇说。
“哥,开封这一块儿可得交给我呀。咱马氏‘兄弟’的合作可绝不止90万!”马保东说。
“有保东弟这样的朋友,我来河南发展就这样定了!”马奋勇说。
(选自2015年2月15日《河南日报》)
【相关链接】 ①人无信不立。马氏“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大美的力量。构建诚信社会,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河南日报》短评)
②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于2016年11月2日揭晓,《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获得“文字通讯”项目一等奖。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诚,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B.马氏“兄弟”一个是回族、一个是汉族,一个居河南、一个住新疆,却都认一个理儿,那就是:做人和做事是画等号的。
C.马保东能仗义疏财、急人所难,马奋勇能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由于做人实诚,两“兄弟”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D.故事时间跨度20年;空间跨度几千公里,从河南开封到新疆哈密,又跨出国门到蒙古国;故事主题却很简单:借钱还债,诚信做人。
C [张冠李戴,应该是“马奋勇能仗义疏财、急人所难,马保东能信守承诺、诚比金坚”,选项 C 混淆了对象。]
10.下列对这篇新闻报道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能体现出当下“仗义互助”的新闻元素。
B.两马“兄弟”失联后,两“兄弟”的事业都蒸蒸日上,就连两人今后在河南的业务规划都是不谋而合,这充分体现了诚信为本的主题。
C.“‘哥,……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写得真挚感人,是因为前文有“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一‘敲’就是近4年”等处的铺垫。
D.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灵动自如,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说教评述。陈述事实,讲故事,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很有“可视性”。
E.本作品虽时空跨度大,但作者立足新闻事实,支持手法创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刻画马氏“兄弟”性格,展现故事情节。
BE [B 项,主题理解有误:两马“兄弟”失联后,两“兄弟”的事业都蒸蒸日上,就连两人今后在河南的业务规划都是不谋而合,没有体现出“诚信为本”的主题;E 项,表达技巧分析错误,文中没有肖像描写,也没有手法创新。]
11.这篇报道曾经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文字通讯”项目一等奖,如果你是评委,将给出怎样的获奖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篇报道应该获奖,获奖理由如下:(1)写法新颖。细节生动,语言简洁,以叙代评,令人回味。(2)构思巧妙,以小见大。以平凡小故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3)主题新颖。体现时代最强音——诚信、正能量、民族团结,“一带一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7分)
赝 品
姜铁军
鸿图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王利在北湖边上看中了一块地皮。在市规划局工作的朋友告诉他,按照规划,北湖很快就要修建地铁,到那个时候,这里的地皮可就值钱了。地皮值钱了,房子价格还不上涨吗?王利当然会算这笔账,决定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黄胜帮忙给协调协调。想请黄胜吃饭,在酒桌上谈这件事情。被黄胜一口回绝了:“中央有八项规定,反对大吃大喝,你就别费心了!”说完就把电话挂断。
王利没想到会碰一鼻子灰,心里想,一定得想个办法让黄胜帮忙。于是托人打听黄胜喜欢什么。很快,那人给王利打来电话:“黄胜喜欢收藏瓷器。”王利说:“我知道了。”放下电话,王利就在心里琢磨,送黄胜什么样的瓷器好呢……
过了几天,王利通过一家快递公司给黄胜寄来一只瓷瓶。王利给黄胜打电话说:“黄局长,这个瓷瓶是清朝的粉彩,你好好留着吧!”
黄胜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点点头,说:“地皮的事你听信吧。”
第二天,黄胜叫自己老婆拿着这只瓷瓶,来到市文物鉴定所,请瓷器专家做鉴定。瓷器专家仔细看了看,说:“这个粉彩是假的。”黄胜老婆立马火了:“这不可能,你是不是鉴定错了?”瓷器专家害怕自己看走了眼,急忙找来所里另外两位专家,共同又鉴定了一次,出具了鉴定书:赝品。
黄胜看着文物鉴定证书,给王利打电话,说:“我这地方小,没地方放你送的东西,把那只瓷瓶拿回去你自己收藏吧!”王利赶忙说:“拿回来多不好,你不喜欢就拿到拍卖公司卖了吧!”听到这话,黄胜鼻子差点气歪了,这么个破瓷瓶,还要去拍卖,当我不识数是不?“啪”的一声把电话摔了。他老婆说:“这样也好,拿到拍卖公司拍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拍卖公司会给我们作证这是个赝品,省得他反咬我们一口,说拿了他的粉彩不给办事,败坏我们。”黄胜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黄胜就把瓷瓶拿到了拍卖公司参加拍卖。拍卖公司的规矩是,只要有客户拿来东西我就负责拍卖,不保证东西的真假。责任是买家自负。他们也有鉴定师,看了黄胜拿来的瓷瓶,笑着说:“这东西还值得来拍卖吗?怕是不够手续费的。”黄胜心里很恼火,脸色十分难看。拍卖公司鉴定师问黄胜:“这个瓷瓶拍卖底价是多少?”黄胜没好气地顺口说:“五万。”
到了拍卖那天,不少人来参加竞拍。
黄胜拿去的粉彩瓷瓶五万开价,马上有人加到六万,接着被人叫到十万。而后一路攀升,最后被一个买家以九十八万元买走。
黄胜从拍卖公司拿到这笔钱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投桃报李,黄胜给王利开了绿灯,让他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拿到了北湖那块地皮……
事后有人举报,说黄胜受贿,收了房地产商的粉彩瓷瓶,以地皮做交易。
纪委派人找黄胜谈话。黄胜说,王利送给自己一只粉彩瓷瓶不假,就是朋友间的互赠,根本就是一个赝品,不值钱。他拿出了市文物鉴定所的鉴定证书证实自己说的都是实话。纪委又派人到拍卖公司了解情况,拍卖公司证明粉彩瓷瓶确实是一只赝品,值几百元钱。至于买家愿意出高价买走,那是买家的事,谁也管不着。买家看走眼的事在拍卖的时候经常发生。
黄胜没受什么处分,事情过去了。
现在,那只瓷瓶就放在王利家的卧室里,他当痰盂用。
12.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黄胜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由,拒绝了王利请客吃饭,可以看出黄胜还是一位想坚持原则的国土资源局局长。
B.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鉴定瓷器”这一情节是故事的高潮,正因瓷器专家断定这件瓷器是“赝品”,才有了后来拍卖“赝品”等故事情节。
C.一件赝品能够以天价被成功拍卖,这件赝品的价值与价格反差极大,给读者带来了思想冲击,产生了颇具震撼力的艺术效果。
D.黄胜收受“赝品”经纪委查证并非违纪行为,而黄胜得到九十八万元,是买家看走眼所致,与黄胜无关,是无可厚非的。
E.小说中涉及的利益各方都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利益,而国家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受到严重损失,令人痛心。
CE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A项,后文中黄胜对赝品的态度和受贿行为说明他是没有原则的局长;B项,“鉴定瓷器”这一情节是故事的发展阶段;D项,黄胜钻法律空子谋取暴利,当然与他有关,而且更加可憎,也更可怕,并不是无可厚非。]
13.人人皆知的赝品,最终却拍卖成功了,导致这件“赝品”拍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赝品”能拍卖成功,跟王利、黄胜及其老婆、拍卖公司都有关,结合相关情节概括即可。
【答案】 ①王利的精心设计:王利买假、送假、支招去拍卖,暗地派人竞拍、抬价。②黄胜及其老婆接受拍卖建议,使拍卖顺利进行。③拍卖公司按程序拍卖,只负责拍卖,不保证真假。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黄胜,也有人认为是王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就这篇小说而言,确实不好说,因为整个故事是围绕行贿、受贿展开的,两者都是当事人。当然,如果非要点出谁是主人公,其实整个事情的策划者是王利,是他主动出击让黄胜上钩的,说王利是主人公更有道理。解说时要结合“三要素”分析。
【答案】 (示例一)黄胜是主人公。(1)从情节看,全文是围绕他接受赝品,拍卖赝品,从中获利,并给王利开绿灯、批地皮展开的。(2)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通过“雅贿”而获得实惠的道貌岸然、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的虚伪的腐败官员形象。(3)从主题看,揭露了官场中存在某些人唯利是图、为利益而失去为官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了讽刺效果。
(示例二)王利是主人公。(1)从情节看,全文是围绕王利的精心设计展开的。快递邮寄瓷瓶,提示拍卖,竞拍时高价买下。(2)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善于投机钻营而又奸诈狡猾的现代商人形象。他能够捕捉商机,并利用关系谋利,可见他投机钻营的一面;他能够设计一个骗局,成功地送礼并达到个人目的,且又成功地逃避了法律的制裁,可见他奸诈狡猾的一面。(3)从主题看,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人唯利是图、钻法律空子、失去做人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了讽刺效果。
三、语言运用(每小题5分,共15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电子现金是种数字信息,它和纸币一样,只有使用价值,①________________,所以有被伪造的危险。为此,②________________。从技术上说,电子签名比纸币上使用的水印更难伪造。但电子现金和其他数字信息一样容易复制。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多家店铺支付。另外,电子现金匿名性会给来路不明的钱财提供洗钱的方便,这点需要防范。
【答案】 ①本身却并不具备价值 ②就要使用电子签名等加密技术 ③需要防止电子现金持有者将其复制
16.请概括图表传达的主要信息,并对所反映的情况提出你的意见或建议。
【导学号:35092012】
不同年龄网民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概括信息时主要应关注数字的变化,而且要针对数字的变化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答案】 主要信息:①从18岁以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建议: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老年人积极使用网络。②25岁以下的人已占总网民半数以上。建议: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并控制上网时间。
17.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四、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成功会向你招手。
材料二:
有人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从材料一看:要抓紧时间,要坚持不懈。(2)从材料二看:学习要吃苦,学习要趁早。(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看:人生前期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功。(4)还可以有以下立意:“积累与成功”“机遇与成功”“前期准备与成功”“坚持与成功”“准备与成功”“珍惜时间与成功”。
【范文示例】
滴露之始,乃成春色
漫溯清溪,看它于崇山峻岭间不断地汲取一路清泉,终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一路向东,奔流入海。
临风远眺,看云在舒卷之间不懈地凝结丝丝水汽,洁白绵软,终在南风呼啸的暮春流淌甘霖,点燃一片浓郁的桃花雨。
采撷春意,犹记得百花在秋季无言地吸取每一滴清露,才在阳光和煦的季节为漫山遍野铺就一份斑斓的春色。
自然的生灵,凝情不语,姿态摇曳间娓娓道出先贤凝练的智慧:“未雨而绸缪。”恰如起伏不定的人生,有许多事,须早有准备,否则可能一生哀叹。
隆中卧榻,潇洒幽然。他曾在年少时精读各家兵法,谙晓世事百家,通悟朱子豪语。若非如此,孔明怕难以在出山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留下不朽美谈,成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一代名相。是早年的准备积淀了他的谋略与大智,是圣贤一字一句的智慧堆砌起他过人的才情,那一丝一缕的积累和准备,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研究西文,孜孜不倦。苦心孤诣的季羡林先生在童真的岁月里便捧起了墨香浓重的《古文观止》,二百篇古文,字字句句刻骨铭心。他曾说过:“是早年的积淀成就了我。”那古文对一个幼童,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意味可见一斑,倘若季先生那时知难而退,又怎能有日后震动人心的研究成果。
记得幼年与奶奶去听戏,看那练功房里的少年汗流浃背地对着大镜子唱《鸿门宴》,旁边的老先生一招一式地指点着,不动声色。“若他在这般年岁唱好这一个调式,日后登台可成角”老先生絮絮地念叨着,“可是……难呀!”我躲在奶奶背后,偷看那少年麻利地做一个前脚,脸上毅然写满不服输的神色。就是这样,在年少时咬紧牙关,不肯轻易放弃,默默为自己攒足了资本,日后临台方可有万人喝彩的盛况。
机遇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在这青春充盈的大好岁月里,捧起一本书,在字里行间寻找智慧的痕迹,于字句间汲取充盈的养分,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自己积淀一种资本、一份自信,让人生在充足的准备中获取拨云见日的勇气。
莫待临行到海,才发现躯干枯竭,流淌不动。
莫待南风拂面,才发现腹中干涸,无雨无露。
莫待阳光临下,才发现根系枯衰,无法绽放。
美丽的热气球,只有鼓足了气才能抵达蔚蓝的彼岸。不论那水源多么深,让我们做一枝努力扎根的兰草,努力地汲取每一滴甘霖,待阳光照耀时创造满园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