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1课测试卷
知识要点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
1.元朝疆域“北逾 ,西极 ,东尽 ,南越 ”,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王朝。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
A.秦朝 B.隋朝 C.大金 D.元朝
3.元朝时期、我国版图不断扩大,其最北达到 ( )
A.阴山 B.南海 C.西伯利亚 D.云南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藏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满族
知识要点二:行省制度
5.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 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 负责监察事务。
6.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 ”直属于中央的 ;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 ,确立了 。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元朝政府中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御史台
9.关于元朝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大都由中书省直接管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③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1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
A.尧舜时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都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
11.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 ( )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城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
(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合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照元朝疆域地图,请你说说我们今天的湖北地区在元朝属于哪一个行省。
知识要点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3.元朝在湖岛设置了 ,负责管辖澎湖和 。在中央设 ,对 行使行政管理权。从此, 和 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一首《青高原》引起了无数人对西藏的向往,你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什么时候正式成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域的吗? ( )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汉朝
15.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
A.宜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16.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A.对边地区果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管理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推行了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坡视政策
17.下列关于元朝与西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设宣政院,掌管西军民各项事务
B.西藏第一次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送文成公主入藏,实行和亲政策
D.在西藏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电驻军队
参考答案
1.阴山 流沙 辽左 海表 版图
2.D 3.C 4.C
5.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6.腹里 中书省 行省 行省制度
7.D 8.A 9.D 10.D 1.A
12.(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4)湖广行省。
13.澎湖巡检司 琉球 宣政院 台湾 西藏
14.A 15.A 16.D 1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