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次北固山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5 11:36:0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扫清文字障碍
1、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2、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3、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4、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5、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6、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整体感悟
问: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3、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
4、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5、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阔、悬”的理解?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悬”是端端直直的样子。
2、能否把“风正”改为“风顺”?
不能。因为“风顺”不足保证一帆悬。风猛,帆就鼓。只有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正”兼容顺与和。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用“生、入”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构思。“日、春”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蕴含着怎样的理趣?
抒发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怀。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这就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精神。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客路、、、
潮平、、、
次北固山下
海日、、、
乡书、、、

山水一色、美丽风光

壮丽气象、书雁洛阳

天下
第一
江山
1、背诵这首诗。
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