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上:2.2中国的气候 学案(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上:2.2中国的气候 学案(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10 16: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气温和温度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明确气温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比较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自学、合作、探究,开拓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
难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中国1月、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______________;同纬度的海洋气温同纬度的陆地气温____________;同纬度陆地海拔高处的气温较周围_______________。
2.气候 ___是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3.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南北气温______________,南方__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_______________。
(2)夏季:南北普遍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带:
(1)一年中把大于等于10°C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该数值越大,反映作物的______________越长。
(2)划分:根据_____________多少,在我国从北至南习惯上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青藏高原则属于以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区。
(3)概况
温度带
分布范围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寒温带
中温带
暖热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二、探究展示:
5.阅读教材P32图2-22“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用彩笔描出1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的 一线,向南延伸至 高原东缘。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冬季,太阳直射在?????____??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白昼??____?? ,得到太阳光热?? ??。
②我国北方地区邻近 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 ,南方受影响 _____。
6.阅读教材P33图2-23“中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7月份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__________(高/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其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____,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但白昼时间___________,得到的热量不比南方_______________。
7.我们的家乡属于哪个温度带,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熟制是怎样的?
三、提升反馈:
8.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 季风 D.纬度位置
9.下列城市中,1月份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沙 ②北京 ③哈尔滨 ④海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0.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A.海拔高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
C.距冬季风源地远 D.纬度高,白昼短
1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漠河 B.吐鲁番 C.青藏高原 D.曾母暗沙
12.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南北跨_____大。我国夏季气温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在________,夏季气温最高在__________,冬季气温最低在_________。
14.一月0°等温线经过_______一线,该线南侧是 带,北侧是 带。
15.湖南位于 带,作物熟制为 ;海南全部位于 _____带,东北平原位于 带,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华北平原在_____带,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16.读广州和哈尔滨两城市的气温变化图,回答:
(1)A、B两图符合广州气温变化状况的是_____________。
(2)七月份,A地气温为 _____,B地气温为 ______,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3)两城市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
(4)一月份,两地气温相差 _度,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归纳小结】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1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最低气温在漠河。(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知识链接】:我国年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1.我国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北部与海南岛相差50℃。原因之一是纬度因素,再加上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
2.我国夏季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以上。表明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纬度愈高白昼愈长,南北方太阳高度角所带来的热量差已被高低纬度之间白昼差所弥补,因此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所以夏季南北温差小。
3.重要地点:夏季最低温在青藏高原,最高温在吐鲁番。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降水和干湿地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明确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中国年降水分布图,掌握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自学、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
难点: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干湿地区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
读P35页图2-25,完成下面各题。
(1)在图2-25中找到并用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结合中国政区图看看它们经过了哪些省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800毫米等降水线大致和 线相吻合。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区分布:从?????????? 向?????????? 逐渐减少。
(3)季节变化:???????? 多,???????? 少 。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____省东北部的______________,最少的地方在_________________盆地。
3.干湿地区
①划分:根据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关系,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概况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
?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
?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
?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
?
4.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我国地域?? ,地跨众多的????????? 和??????????? ,加之地形?????? ,地势??????????? ,增加了我国气候的????????。
5.我国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识记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探究展示:
6.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主要原因。
东南距海___________,(远或近)海洋上湿润水汽_________(难以或容易)到达其上空,因而降水多。
西北内陆降水少主要是因为:它距海_________,(远或近)加上沿途有_____________的阻挡,海洋上湿润水汽___________(难以或容易)到达其上空,因而降水少。
我国东南和西南的水汽分别来自___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_洋。
7.气候类型多样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___________繁殖生长,使我国的 资源比较丰富。
②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业综合发展。
③有利于_____________的丰富多彩,使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各具特色。
8.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
我们的家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我们家乡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季节,最少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季节。
我们洪江市有些年份遭遇了暴雨和干旱,请你结合实际说说暴雨和干旱对我们当地的生活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9.我国东北部分山区降水量不如南方,为什么也是湿润地区?
三、提升反馈:
10.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月0o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2.我国某城市一月平均气温为16℃,7月平均气温为29℃,平均降水量为1260毫米,这个城市可能是( )
A.沈阳 B.天津 C.海口 D.广州
13.下列城市,降水最多的是( )
A.武汉 B.北京 C.呼和浩特 D.福州
14.下列地区,在半湿润地区的是( )
A.长白山 B.紫色盆地 C.华北平原 D.聚宝盆
15. 下列省区,拥有气候类型最多的是( )
A.内蒙古 B.甘 C.豫 D.滇
16.我国降水由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减少。
17.800mm降水量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一线,其南侧是_______(干湿)地区,北侧是________(干湿)地区。
18.我国东部自北向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季风气候。
19.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武汉、广州、哈尔滨、北京四个城市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后回答:
(1)如果月降水量超过150毫米,就算是进入了“雨季”。那么图中四个地方的雨季分别是A 月;B 月;C 月;D 月。
(2)通过分析,观察这四个城市的降水量季节分配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能不能看出这四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4)这四个城市分别是:A ; B ;C ;D 。
【归纳小结】
1.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我国主要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知识链接】我国民间谚语与气温、降水
我国许多民间谚语与气温、降水有关,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雷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
2.知道我国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我国气候资源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难点:我国的气候特点。
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法、学习指导法。
【教具使用】
中国季风气候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特征之二。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风,冬季盛行来自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风。
4.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__之间,形成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差异。
二、探究展示:
6.影响我国的季风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影响
7.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①正常年份:4月下旬到5月初,夏季风到达______________,5月下旬到六月下旬,夏季风到达_________________,此时该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天气,7月到8月,夏季风到达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9月后,夏季风由_______________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_____,比北方____________。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在北方停留时间长,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久久徘徊在南方,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课本P40阅读材料
?8.大陆性特征
①原因:由于中国陆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入亚洲内陆,因此我国气候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特征。
②主要表现在气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___________,夏季明显偏___________。
9.归纳我国气候三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升反馈:
10.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11.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C.季风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D.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12.下列城市最易受冬季风影响的是( )
A.太原 B.郑州 C.乌鲁木齐 D.长沙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14.下列城市雨季最长的是( )
A.北京 B.武汉 C.广州 D.长春
1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地球的运动
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______—贺兰山—_______—___________。
17.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________洋和_______洋。
【归纳小结】
1.我国气候的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特殊天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及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掌握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地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了解我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及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能正确的看待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灾害性天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我国气候资源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重点、难点】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地区。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寒潮路径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多特殊天气
(1)、寒潮: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带来的天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雨
①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气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风: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现的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沙尘暴
①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洪涝是我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灾害。
①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干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气候灾害。
二、探究展示:
1.特殊天气
特殊天气
气候特征
发生时间
影响地区
产生的影响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2.________是对我国影响最大,最长久分布最广的的自然灾害。
春旱: __________ 伏旱: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提升反馈:
1.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华南沿海
2.下列地区最容易受台风影响的是 ( )
A.赣、湘 B.川、滇 C.桂、粤 D. 贵、琼
3.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沙尘暴影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4.梅雨的发生时间是________,影响地区是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地区。
5.________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