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3.1物体的内能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传递中,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3.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如果质量、温度不变,说明它的比热容增大了
4.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D.?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5.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一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6.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8.美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利用一周时间登上了荒凉的冰岛,经历了炽热高温的火山河极度寒冷的冰川,展示了他在荒野上的生存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摩擦生火”的方法获得热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B.?炽热高温的火山和极度寒冷的冰川都具有内能C.?炽热高温的火山比极度寒冷的冰川含有的热量多D.?通过冰冷河水时人会把温度传给水
9.关于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内能减少,它一定在放出热量
10.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二、填空题
11.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中“飞流直下”的水在下落过程中若没有热量损失,则落下的水温度会________?,内能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2.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
13.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过程中,炭火的?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肉的内能,但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
14.张刚的妈妈周末直接用“清洁球”打磨铁锅底的锈迹,隔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张刚向妈妈解释:这是用?________方式升高了铁锅的温度,此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5.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
三、解答题
16.小明和小刚为一件事争论起来.小明说:“零摄氏度的水和零摄氏度的冰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内能是一样的”.小刚说:“不对,它们的内能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他俩谁说得对?说出你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
17.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度,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的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探究实验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水的温度? B.水冷却的时间? C.保温杯的品牌
(2)根据图像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3)请据图像估计实验过程中第 ?小时的室温:________ .
五、综合题
18.以下是生活中的四个物理现象,请任意选择两个场景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③ 小红抱着暖水袋取暖;????? 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1)解释场景________:
(2)解释场景________:
19.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客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破裂,机长在低压、极寒、缺氧、巨大噪声的恶劣条件下操纵飞机成功降落,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
(1)飞机玻璃破裂的瞬间,强大的气流损坏仪器面板,此时气流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从外界到驾驶舱”或“从驾驶舱到外界”)。
(2)此事件中的雷达观察员被媒体称为幕后英雄。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雷达等短波通讯,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_______、日珥等。
(3)高空中虽然气温极低,但飞机上的空调一般是制冷的,这是因为机外的冷空气吸人飞机后需要压缩,使空气的温度升到50℃以上,这种改变内能的途径属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它所对应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不正确;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B不正确;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即使温度更低也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正确;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发生热传递.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本题需掌握:温度和内能是一状态量,热量是一过程量,它们分别对应的术语不同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有些物体的温度并不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熔点和沸点不变;(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3)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上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
3.【答案】C
【解析】【解答】A.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是不变的,A不符合题意;B.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多少的量度,B不符合题意;C.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符合题意;D. 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是否吸收热量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火炉上烧水时水温升高,感冒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都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都不符合题意; 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D.【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据此分析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热水放在桌上,温度逐渐降低,最低温度达到室温,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降温幅度越来越慢,正确的图像是D。故答案为:D【分析】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二者温度相等,热传递停止.
6.【答案】D
【解析】
【分析】木塞冲出过程也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B、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说明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C、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不符合题意;D、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此实验也是内燃机做功冲程的模型
7.【答案】D
【解析】【分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多物体做功,B错误;根据, 物体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以及温度的该变量有关,故C错误;物体温度减低,内能减少,D正确。【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温度、内能以及热量之间的关系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摩擦生火”时,物体之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故A错误;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炽热高温的火山和极度寒冷的冰川都具有内能,故B正确;C、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D、通过冰冷河水时人会把热量传给水,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任何物体都有内能;(3)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4)热传导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9.【答案】C
【解析】【解答】A、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A错误,不符合题意;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正确,符合题意;D、物体的内能减少,可能是放出热量,还有可能是对外做功,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1)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二者是等效的.
10.【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B不符合题意。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所以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符合题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
二、填空题
11.【答案】升高;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解答】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根据瀑布的运动情况,对其能量进行分析.瀑布是由大量的水组成,质量很大.当水从高处下落时,速度很快,所以具有动能.同时由于水的高度较大,所以水具有重力势能.综上所述,瀑布具有很大的机械能,下落过程中水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机械能中能量的分类,同时要和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12.【答案】做功;热传递;增加
【解析】【解答】解:搓手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用暖水袋取暖是把暖水袋的热量转移到身体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但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加,故上述两种方式都能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加.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增加.【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有关;
13.【答案】化学;热传递
【解析】【解答】解:木炭自身具有化学能,它的燃烧过程是它与氧气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用火炭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内能传递给肉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能量的转化,而是一个能量转移的过程.故答案为:化学;热传递.【分析】(1)木炭本身存在化学能,木炭燃烧是把自身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即内能的过程;(2)改变物体内能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热传递,二是做功.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炭火把热能传递给肉,属于能量的转移.
14.【答案】做功;机械;内
【解析】【解答】解:打磨铁锅底时人对铁锅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锅的内能,铁锅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做功,机械,内.【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加,温度升高.
15.【答案】热传递;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把铁丝放在火上烤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根据Q=cm△t知水的冷却效果好。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根据Q=cm△t分析判断。
三、解答题
16.【答案】解:各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不同的物体来说,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零摄氏度的水和零摄氏度的冰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它们的内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他们的说法各有一定的道理.
【解析】【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对不同物体来说,内能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1)B;A(2)B(3)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故选B. 因变量是水的温度;有图像可以看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里乙杯中的水温度降低慢所以乙的保温效果好;最终水温都降到了20°C所以室温是20°C.故答案为:(1)B;A;(2)B;(3)20.【分析】水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温度变化小的保温效果好,根据温度变化图像判断温度大小.
五、综合题
18.【答案】(1)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锯条发热。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内的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壶盖不断地跳动。(2)③高温的暖水袋把热量传给低温的小红,热传递改变小红的内能,使小红体表温度升高。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对气筒里的空气做功,打气筒的活塞也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
【解析】【解答】①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锯条发热.②壶中的水沸腾时,壶内的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壶盖不断地跳动.???③高温的暖水袋把热量传给低温的小红,热传递改变小红的内能,使小红体表温度升高.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对气筒里的空气做功,打气筒的活塞也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过一会儿气壁会发热.【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19.【答案】(1)从驾驶舱到外界(2)耀斑(3)做功
【解析】【解答】(1)玻璃破裂时,由于外界气体的流速大于飞机驾驶舱内部气体的流速,故外界气压要小于驾驶舱内部的气压,此时气流的方向是从驾驶舱到外界;(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3)机外的冷空气吸入飞机后需要压缩,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析】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