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0 20: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其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苏建交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
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
提出。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周恩来总理与吴努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日内瓦会议(1954年)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相关链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
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的阴谋共同探究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下怀假设:
1、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2、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周恩来发言的精髓“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合作探究: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求存共同探究 什么叫“求同存异”?请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合作与探究: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和平、独立、发展经济攻击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特点(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亚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链接 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因: 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正确的外交政策;
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等。共同探究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必然挨打;
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故事欣赏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
“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故事欣赏

外交政策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世界与苏联等国建交以积极主动的态度
走向世界1953年,周恩来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世界1955年,万隆会议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