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画汽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显性内容与目标
1.学会用基本形组合画出各种不同的汽车 。
2.学习汽车的联想,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渗透环保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布置学生课下查找汽车资料,了解汽车种类,搜集图片和模型或玩具。
3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表现各种汽车
难点:通过观察、记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出示汽车玩具。
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汽车么?(吊车 越野车 消防车)
2.你还知道哪种汽车?它们都能干什么?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
3.出示课题——汽车的联想
鼓励学生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设计意图:
实物导入法,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了解汽车
(1)介绍人类史上的第一辆汽车。
1886年,德国的卡尔.本次发明了历史上第一辆汽车,也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奔驰牌汽车。
学生观察出汽车造型简单
(2)介绍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1956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 1958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轿车“东风”
学生观察出汽车造型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
使学生简单了解汽车的发展史。了解中国的汽车,萌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欣赏汽车
由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汽车的发展飞快,现在请我们一起看看现代汽车。
学生欣赏之前提出要求:思考汽车的外形都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播放各种汽车图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总结分析特点。
设计意图:
大量的图片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认识,造型各异的汽车,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3.分析汽车(解决重难点)
(1)汽车外形的组成部分(师生共同分析)
出示翻斗车师生共同分析外形结构,每部分形状。
学生分析出汽车的外形结构包括:车头、 车身、车轮
师生一起分析:梯形车头 长方形车身 圆形车轮
总结:用基本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现出一辆汽车。
设计意图:
师生一起分析出汽车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感受如何用基本形进行概括、组合,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分析做好准备。
(2)基本形概括、组合.
①出示叉车
学生小组合作,用基本形拼摆出汽车的外形。
教师演示汽车画法,引发联想,学生想象添加其他功能。
得出:多功能汽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设计出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多功能汽车。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用基本形拼摆组合,理解基本形造型的表现方法。欣赏分析多功能汽车,引发联想,发散学生的设计思路。
②出示消防车
学生讨论分析:长方形和梯形组成的车头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组成的车身 长方形天梯 圆形车轮
教师创设交通堵塞的情境,引发学生联想,增加消防车功能,为汽车的联想做铺垫。
③出示太阳能汽车图片
学生讨论分析:长方形车头 长方形车身 长方形车顶 长方形座椅 圆形车轮
④出示氢气为燃料的汽车
学生试着说出其它环保型汽车
总结:这些车都是节能环保型汽车。引发学生联想设计出未来环保汽车。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发散学生的设计思路。
⑤出示形态各异的汽车
通过外形观察,学生想像这些汽车的用途(餐车 房车 旅游车 广告车)
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需要一辆怎样的汽车。
设计意图:
造型各异的汽车开阔了学生眼界,启发学生的联想,提倡联系生活需要设计汽车的外形,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环节的整体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拼摆的方法,分析不同汽车的外形,引发学生联想,解决本课重难点。
(3)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看书,欣赏书中小朋友的画。说说喜欢哪幅。
说说自己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它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设计意图:
欣赏学生作品,有助于启发学生想象。
4.作业要求
(1)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可以涂上喜欢的颜色。
(2)汽车的造型新颖、富有创意。
(3)学生集体完成一幅大画进行作业展示。
教师:把自己设计的汽车贴到公路上,粘贴时注意交通法规。
设计意图:
展示作业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有针对性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肯定学生的创作。
四、作业展示
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汽车是由哪些形状进行组合的,如何联想的,有什么功能。
五、教师小结
教师从基本形组合、富于想象等角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