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三黑和土地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本诗描绘了以___________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宝贵土地的情形,表现了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__________和无边的___________。
二、疑难探究
1.诗中主要展现了哪些农村最常见的劳动图景?
2.概括三黑所做、所见、所闻、所想的内容。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诗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读重点字。
投入( ) 旱天( ) 蝈蝈( ) 闺女( ) 荞麦( ) 麦籽儿( )
3.识多音字。
(1)谎言露( )馅儿了,他的脸上露( )出了难堪的表情。
(2)散( )漫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分散( )开来。
4.辨形近字。
(1)他bǎ( )地pá( )得又平又顺溜。
(2)美好的未来向我们zhāo( )手,zhào( )唤着我们不断前行。
5.解关键词。
(1)( ):女儿。
(2)( ):(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
6.感知课文。
诗歌通过“小时候”与“现在”的___________,凸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7.诗歌以“三黑”来代表哪类人?
8.诗歌通过写三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 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30分)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_____”。(4分)
干旱(hàn hào) 咸味(xiǎn xián) 蹚水(tāng táng) 雨露(1ù lòu)
2.选词填空。(6分)
(1)他又在_______(打算 计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
(2)三黑______(耙 杷)过地,坐下来歇一歌。
(3)每一块土瘩都给细细_______(打碎 打破)。
3.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
(2)这么好的床,麦籽几躺下去挺舒服。(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日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①③④⑥⑤
6.(2018·天津)综合性学习。(10分)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 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 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4分)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6分)
二、品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7.诗歌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人选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寄托寓意?(4分)
8.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4分)
9.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来写,从而使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的?(6分)
10.诗人以“微风下的湖水”比喻中国人民“敦厚的性格”,以“长江一泻千里”比喻中国人民“顽强勇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
C 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8·梧州)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 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 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巴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兴可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三黑 极度欢喜 幸福感
二、1.翻地和耙地。
2.所做的是细细打碎每一块土疙瘩,把地耙得又平又顺溜;所见的是自己种的荞麦开出的“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的花;所闻的是蝈蝈鸣叫;所想的是明年跟人合伙浇地,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看闺女,上东庄,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一、苏金伞 苏鹤田 地层下 鹁鸪鸟
2. tóu hàn guō guī qiáo zǐ
3.(1)lòu lù (2)sǎn sàn
4.(1)把 耙 (2)召 招
5.(1)闺女 (2)松散
6.对比 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化
二、7.处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农民们。
8.农民重获宝贵土地的欢喜、喜悦,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B 一、1.正确的: hàn xián tāng lù
2.(1)打算 (2)耙 (3)打碎
3.(1)比喻 (2)拟人、比喻
4.A [解析]B项“几个”指代不明确,既可指学校,也可指领导,产生歧义;C项“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项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位置。
5.C [解析]这段文字先总说,后具体举颐和园的例子介绍窗子的作用,所以第一句应该选总说的句子,即第②句,排除A、B两项;④为总结句,应该放在最后,故选C项。
6.(1)材料三
(2)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二、7.写“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诗人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寄托寓意。
8.“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恋之情。
9.写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10.化抽象为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 1.塑料制品使用量大,难降解,已成为人类生态的最大潜在威胁。
2.示例:应该制定专门的法规,强制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市民垃圾分类存放,扩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