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漫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2.了解书法的发展史。?
3.了解书法的工具材料。?
二、教学重点:了解书法发展史。?
三、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教学准备:毛笔、墨汁、毛边纸、生宣、水写布、小碟子、书画毡、镇纸?
五、教学过程?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用照片展示书法艺术在本地建筑、民俗活动、学校的应用:文光塔、桑田乡道、民俗巡游旗帜、河溪中学、贵珍礼堂等的名字都使用了书法,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让学生意识到书法就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指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书法的基础知识。(板书课题——砚边漫步)?
(二)介绍本课的内容结构:?
1.书法的含义及审美特征?2.书法发展简史?3.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4.书法的工具材料?
(三)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1.书法的含义和审美特征?
书法的含义:书法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一门以线造型的视觉艺术。?书法的审美特征:?
(1)外在的直观形式美(包括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
?(2)内在的深层意蕴美(包括哲理、情感)。??
【学生活动】“PK书体知多少?”: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认识的书体名称,比比谁知道得多。由此引出书法的发展简史。?
2.书法发展简史?
(1)古文字系统: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小篆?
(是不自觉书法时期,统称为篆书)?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是自觉书法时期)?
3.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是指商周时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镌铸文字,亦称钟鼎文、大篆。?(3)小篆:是指秦朝对大篆经过省改产生的文字。?
(4)隶书:是指汉朝时期由篆书快写、草化发展而来的方块书体。?
(5)草书:是点画线条连写的书体,是在对正体的篆书和隶书进行草率简约地书写运用中逐渐产生而形成的。?
(6)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书体,有行楷、行草之分。?
(7)楷书:是由隶书省减发展而来的一种合乎规范的榜样模范之书体,又叫真书、正书。???【学生活动】“辨一辨”:观察幻灯片中五个不同的“元”字,分辨它们的书体。??
思考与讨论:书法的工具材料主要有哪些??4.书法的工具材料?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2)其他:笔洗、笔筒、笔架、镇纸?
(教师边讲边演示有关实物,让学生得到具体感受)?
【学生活动】“毛笔初体验”:请同学试着在水写布上写字,体验毛笔书写的魅力。??
5.毛笔书写的姿势要求?
身法:⑴?坐姿:身正、腰直、臂开、足安?????????(写10厘米以内的字)?
⑵?站姿:两脚分开、右脚向前、上身微前倾??(写10厘米以上的字)?执笔: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肘悬起?(教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跟着学)?
六、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安排如下两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1.尝试握笔书写老师贴在黑板上的5个“元”字。?2.讨论交流学习本课后从哪些方面加深了对书法的体会。?
七、全课小结?
本课着重了解书法发展史,感受、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体会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不仅是获得视觉的快感,而且陶冶情操,能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
?附:板书设计?
?????????砚边漫步?
一、书法的含义: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一门以线造型的视觉艺术。?二、书法发展简史?:?
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小篆(古文字系统,不自觉书法,统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今文字系统,自觉书法)?三、书法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四、毛笔书写的姿势要求:?
身法、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