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1 13: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自学目标
1.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2.重难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及宋词和元曲;通过宋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基础自学
1. 北宋时的    、南宋时的    、元朝时的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 宋代的    阶层不断壮大,市民      也丰富起来;出现    、    等娱乐场所。?
3.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于    ,    时兴盛,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4.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      ,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朝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成为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5. 苏轼:    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风       ,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6.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      》。?
7. 生活在   ,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政治家,主持编写了《     》。?
三、分析探究
1. 宋元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和条件?

2.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想一想: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3.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四、知识体系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3.传统节日和习俗流传至今
二、宋词和元曲
1.特点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五、拓展测评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子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元宵节看彩灯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白 D.李清照
4.元朝戏剧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
B.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5.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下列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史记》
6.《资治通鉴》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翔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  )            
A.汉代 B.三国
C.唐代 D.北宋
7.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
A.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摘自《燕翼诒谋录》
材料二 ……瓦(即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潘楼街……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东京梦华录》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六、知识拓展
《窦娥冤》
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可到蔡家没两年,她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当地有个流氓叫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跟他父亲张老儿一起赖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软弱怕事,勉强答应了。张驴儿又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还把张驴儿痛骂了一顿。
张驴儿怀恨在心。没过几天,蔡婆婆生病了,要窦娥做羊肚汤给她吃。张驴儿便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窦娥把羊肚汤端给蔡婆婆喝。蔡婆婆接过碗,忽然不舒服要呕吐,就让给张老儿喝了。张老儿中了毒,在地上翻滚几下就咽了气。张驴儿没想到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恼怒不已,便把杀人的罪名栽赃到窦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门。
楚州知府贪赃枉法,背地里被张驴儿用钱买通了,不问青红皂白便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认。窦娥受尽拷打,痛得死去活来,还是不肯承认。
知府知道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窦娥想到婆婆年纪大了,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于是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临刑前,窦娥满腔冤屈无处可诉,她不想就这么白白死去,于是含着热泪向苍天起誓:“我窦娥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爷知道。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死后,一要让这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上空的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我的尸体,三要让楚州从此大旱三年!”
刽子手行刑后,窦娥的鲜血竟然一滴都没有落在地上,全部飞溅在了高挂的白布上。当时围观的百姓暗自称奇。紧接着天地变色,狂风大作,天空飘起鹅毛大雪,密密地覆盖在窦娥的身上。那时候正是六月夏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惊呼:“这窦娥真是冤枉的!”
接下来,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窦娥的冤屈,为窦娥抱不平,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以死刑,贪官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