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学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3、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 完成探究学案,在过程中要对课本重点基础知识进行标记,看不懂的用红笔标记。
要求 :静心动脑,深入思考,知道哪些懂了,哪些还不懂,不懂得地方一定在讨论时重点提出。猜猜看
这幅图片拍摄的是什么?合作探究一 什么是传染病:由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
能在 或 传播的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AIDS)结核杆菌 肺结核 蛔虫卵及蛔虫 蛔虫病 病原体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阅读课本P72---73
完成:下面填空
1、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 了“非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 被他感染上 “非典”,人称“毒王”。
传染病的特点:( 读下面资料1和2归纳传染病特点 ) 2、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4月23日)传染病具有 和 等特点,还具有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等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自学指导: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阅读课本p73-74页资料,回答P74讨论题: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如何?
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可能患流感,影响健康。体质差,抵抗力弱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3、说说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使甲肝患者遗留在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
人隔离开;餐馆消毒可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
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要经过哪些环节?合作探究二空气流感患者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注意: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空气、飞沫饮水、食物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传播途径注意:三个环节缺一就流行不起来 请你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推断我们该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呢?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观察课本p75-76页图片,说出传染病预防的措施通过下图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合作探究三 预防措施: 、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课堂小结一、病原体
1、概念: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生物。
2、传染病的类型(注意:分类依据:是传播途径)
二、传染病的概念
1、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 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四、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课堂检测:
1、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
A、蛔虫 B、天花病毒 C、结核杆菌 D、狂犬
2、为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我国政府宣布严禁进口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牛肉制品,从预防传染病角度考虑,我国所采取的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
3、一只雌蚊在吸食丝虫病患者甲血液(其中含有病原体)以后,又吸食乙的血液使乙患了丝虫病,则乙是(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D BB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
A、朊病毒 B、溶血性链球菌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5、流感的传播媒介主要是 ( )
A、污染的空气 B、喝生水
C、与动物接触 D、与病人皮肤接触
6、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
A、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
C、接触肝炎病人的物品 D、与肝炎病人握手CAA7、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想一想?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
(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
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ABDC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引起甲肝的病毒是_____;2.食用不洁毛蚶是甲肝流行的______之一;3.甲肝病人是________;4.小明患病前是______ 患病后是____;5.禁止健康人与病人接触,让健康人服用预防药物,属于________,对病人的粪便、用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病原体 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知识应用 经历了“SARS”灾难最初的短暂恐慌后,人们对“非典”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1)引起“非典”流行的病原体是_________ 该病毒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发现“非典”病人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来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
(3)某地流行“非典”时,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劝其暂时不回家,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SARS 病毒 空气、飞沫发病初期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导致的禽类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2005年春,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导致数十人死亡。近期在欧洲地区发现有死于禽流感的鸟类。为控制疾病的流行,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请从传染病及其传播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感染禽流感的___________患有禽流感的家禽属于___________,奋战在预防禽流感疫情蔓延一线的工作人员属于_________。
(2)为了防止疾病在禽类中蔓延,一旦发现感染上 禽流感家禽后,人们立即扑杀这些家禽,这属于_________ ,并对该养鸡场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____ _ ____ ,隔离该养鸡场,防止人类随意进入养鸡场属于__ ______。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知识拓展麻疹(痧子) ·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病初起似感冒,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还有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左右。民间流传的“烧三天,出三天,回四天”即此。一旦麻疹治愈后可终身免疫。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潜伏期10~24天,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出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以后逐渐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时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即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红晕。水疱内容清澈如水珠状,疱壁薄易破,经2~3天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不留疤痕。自觉有瘙痒,水疱抓破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
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结膜炎(俗称为“红眼病” )就是覆盖眼白、围绕眼睑的透明薄膜发炎。
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 ;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常有“一人得病,全家受累,一处传染,四方蔓延”之势。
此病的症状包括:眼白或眼睑内侧发红、眼睛发痒或刺痛、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眼角和眼睫毛会出现粘稠的脓汁。
一般可用抗生素软膏或点眼药治疗细菌性感染。 怎样预防传染病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 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 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 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 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