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讲义+精练,共1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讲义+精练,共1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2 20:20:56

内容文字预览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2.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结果。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P88
清单一 戊戌变法的外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2.表现
方面
侵略方式
表现
经济
以资本输出为主
迫使清政府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
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3)开设工厂和银行
政治
瓜分中国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深化认知]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更加适应和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需要。                               
清单二 戊戌变法的内因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危机
(1)原因:
①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
②各地的洪涝灾害。
(2)应变措施:节支增收。
①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
②降低官员薪俸。
③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④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以及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②转嫁负担,激化矛盾,加剧统治危机。
2.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深化认知]
政治统治腐败、偿付战争赔款和自然灾害频繁,是清政府财政危机空前严重的三大原因。其中,偿付战争赔款是最为主要和直接的因素。                                
清单三 戊戌变法的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
(3)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
2.表现
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3.困难
(1)无力与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
(2)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4.影响
(1)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
(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深化认知]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具有软弱、妥协的一面,这些均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P89
探究点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赞泰所作,1898年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谢赞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答案] 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3.7亿两白银。
(2)材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答案] 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274
1432
(3)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状况: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
[结论形成]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1)时势条件: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
(2)思想渊源:19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
(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5)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
(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对应学生用书P8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
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仅适合于美国的要求,B项仅适合于日本的要求,D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符合题干“两种要求的共同点”的只有C项。
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解析:选C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解析:选A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故A项与题意相符。
4.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5.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解析:选C 由材料中“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解析:选B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
材料二 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概述甲午战败的“积极意义”。(4分)
解析:第(1)问,应该抓住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来分析,可得出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第(2)问,第一小问中对东亚的影响抓住材料一中“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的信息归纳;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对大清王朝的冲击可从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来分析。第(3)问,须对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延续至政治层面……”进行正确解读,并联系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回答。
答案:(1)主因: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
(2)对东亚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对世界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3)意义:甲午战败,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专制制度的弊端(或“认识到洋务运动只学科技的局限”),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宣传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宣传民主共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家)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
战争前
商办
53
4 704
22.4%
官督商办、官办
19
16 208
77.6%
甲午
战争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材料二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官府和地方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因拒绝官府关于撤销北京机器磨坊的命令,1895年被捕交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影响。(8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比甲午战争前后数据变化不难看出,甲午战争后出现兴办中国民族工业的热潮;第二、三小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研读材料,从资金、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业人士“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课件18张PPT。资本输出政治条件铁路工厂势力范围门户开放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
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仅适合于美国的要求,B项仅适合于日本的要求,D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符合题干“两种要求的共同点”的只有C项。
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解析:选C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解析:选A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故A项与题意相符。
4.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5.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解析:选C 由材料中“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解析:选B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
材料二 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概述甲午战败的“积极意义”。(4分)
解析:第(1)问,应该抓住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来分析,可得出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第(2)问,第一小问中对东亚的影响抓住材料一中“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的信息归纳;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对大清王朝的冲击可从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来分析。第(3)问,须对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延续至政治层面……”进行正确解读,并联系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回答。
答案:(1)主因: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
(2)对东亚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对世界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3)意义:甲午战败,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专制制度的弊端(或“认识到洋务运动只学科技的局限”),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宣传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宣传民主共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家)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
战争前
商办
53
4 704
22.4%
官督商办、官办
19
16 208
77.6%
甲午
战争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材料二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官府和地方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因拒绝官府关于撤销北京机器磨坊的命令,1895年被捕交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影响。(8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比甲午战争前后数据变化不难看出,甲午战争后出现兴办中国民族工业的热潮;第二、三小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研读材料,从资金、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业人士“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商企业竞争,随时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酝酿活动,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早期改良思想和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思想基础。
2.公车上书和成立强学会标志着维新运动的兴起。
3.梁启超主编《时务报》为戊戌变法提供了舆论准备。
对应学生用书P91
清单一 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
 早期改良思潮与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早期改良思潮
(1)形成原因:
①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②继承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
(3)主要目的: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4)基本主张:
①经济方面: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②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5)历史影响: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成为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深化认知]
早期改良思想,明显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和洋务派划清了界限,也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变法思想萌发:青年时期,开始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后来,萌发变法思想。
(2)上书变法:1888年,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
(3)变法理论:
①“三世说”: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②代表作:在学生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下,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变法理论。
[深化认知]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宣传的过程中,为减少改革的阻力,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说明了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清单二 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
(2)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宣传活动
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3.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后又在上海成立上海强学会。
(2)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4)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海强学会解散。
[深化认知]
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清单三 戊戌变法的舆论准备
 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对维新思想的传播
(1)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2)主张:
①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②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
④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3)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维新思想的推广
(1)谭嗣同:
①活动:著成《仁学》。
②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
(2)严复:
①活动:创办《国闻报》,介绍《天演论》。
②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3.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作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深化认知]
谭嗣同及其著作《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维新变法的时代最强音。                                
对应学生用书P92
探究点一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1)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答案] “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材料二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2)据材料二分析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影响。
[答案] 开启了民智,解放了思想,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
[结论形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与利弊
1.特点
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利弊
(1)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接受。
(2)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不利于改革的持续与深入。
探究点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各代表政治主张的异同 
[史料探究]
材料 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
——康有为《孟子微》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矫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
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
(1)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政治主张的特点。
[答案] 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变法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指出三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答案] 共同点:向西方学习,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历史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剧;世界进步潮流的影响。
[结论形成]
康有为、梁启超与严复的思想主张
代表作
思想主张
特点
影响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被梁启超称为“火山大喷发”
梁启超
《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严复
《天演论》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借进化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对应学生用书P9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王韬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 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
解析:选B 根据材料“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可知,王韬认为洋务派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使清王朝走向独立自强道路的愿望属于舍本逐末和无法实现的愿望,其引申主张即力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不简单的抛弃传统,而以西方近代精神重新解释传统,努力实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里评价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陈独秀
解析:选C 根据所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用儒家思想来阐释变法主张,向资产阶级政体转变,故C项正确。
3.“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
A.主张民主共和 B.提倡民主科学
C.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中体西用
解析:选C 材料中“非徒感今上之恩”“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表明主张君主立宪制,而“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也符合康有为的思想,故C项正确。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解析:选D 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通过文章唤起国人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的意识,D项正确;“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A项错误;“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项错误;“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C项错误。
5.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该历史现象应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解析:选B 维新变法时期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
6.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  )
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选A 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判断出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它事实上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以下均摘自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性文章:
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对中国之法)所(做)改造。因此,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论不变法之害》
西人之侮我甚矣!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官吏之苛黩。其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种族之犷悍,教化之废坠,风俗之糜烂……
——《论中国之将强》
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却是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即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君权”之下的民意之伸,“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中国)之所得避”。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维新论说的主要内容。(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在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所给四则材料分别概括出梁启超维新论的四个主要观点,如第一则材料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即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则强调了民族危机的加剧,呼吁进行政治改革等。第(2)问,《时务报》的影响主要从其对于维新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蒙及维新运动的开展角度分析,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当时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功能。
答案:(1)内容:阐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痛陈列强灭亡中国的危机,呼吁政治改革;批判洋务派不知“本原”的变法,强调变法之本在变体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作用:宣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成为人们了解维新思想的窗口;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动员了一部分参与变法的社会力量,彰显了传媒的力量,有效发挥了其充当舆论工具的功能。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信息概括归纳其特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课件19张PPT。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这说明王韬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 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
解析:选B 根据材料“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可知,王韬认为洋务派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就使清王朝走向独立自强道路的愿望属于舍本逐末和无法实现的愿望,其引申主张即力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不简单的抛弃传统,而以西方近代精神重新解释传统,努力实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里评价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陈独秀
解析:选C 根据所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用儒家思想来阐释变法主张,向资产阶级政体转变,故C项正确。
3.“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
A.主张民主共和 B.提倡民主科学
C.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中体西用
解析:选C 材料中“非徒感今上之恩”“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表明主张君主立宪制,而“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也符合康有为的思想,故C项正确。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解析:选D 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通过文章唤起国人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的意识,D项正确;“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A项错误;“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项错误;“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C项错误。
5.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该历史现象应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解析:选B 维新变法时期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
6.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  )
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选A 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判断出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它事实上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以下均摘自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性文章:
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对中国之法)所(做)改造。因此,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论不变法之害》
西人之侮我甚矣!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官吏之苛黩。其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种族之犷悍,教化之废坠,风俗之糜烂……
——《论中国之将强》
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却是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即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君权”之下的民意之伸,“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中国)之所得避”。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维新论说的主要内容。(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在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所给四则材料分别概括出梁启超维新论的四个主要观点,如第一则材料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即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则强调了民族危机的加剧,呼吁进行政治改革等。第(2)问,《时务报》的影响主要从其对于维新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蒙及维新运动的开展角度分析,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当时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功能。
答案:(1)内容:阐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痛陈列强灭亡中国的危机,呼吁政治改革;批判洋务派不知“本原”的变法,强调变法之本在变体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作用:宣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成为人们了解维新思想的窗口;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动员了一部分参与变法的社会力量,彰显了传媒的力量,有效发挥了其充当舆论工具的功能。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信息概括归纳其特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第3课 百日维新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变法形势高涨。
2.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高潮。
对应学生用书P94
清单一 变法形势的高涨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德国强占胶州湾。
(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3)法国强租广州湾。
(4)英国租借“新界”和威海卫。
2.表现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2)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
(3)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保浙会等变法团体相继成立。
(4)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深化认知]
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表现,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清单二 变法的高潮
 百日维新 
1.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2.内容
内容
作用
政治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经济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筹设专门学校;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军事
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裁撤旧军队
增强国防力量
3.局限
未实行“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
4.意义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1)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上: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深化认知]                                
光绪帝支持变法除了救亡图存外,还有另一个目的,即巩固封建统治,利用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取最高统治权,因此在涉及改革的根本问题时,光绪帝的阶级本质暴露无遗。
对应学生用书P95
探究点一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
[答案]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材料二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诏定国是……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材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
[答案] 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
(3)《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 《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结论形成]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客观条件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相继成立
维新主力
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
探究点二 百日维新的特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00多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1)概括材料一中戊戌变法法令中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与弊端,说明了什么?
[答案] 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材料二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2)请你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材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答案] 从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明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结论形成]
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采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对应学生用书P9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解析:选C 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其患不可胜言”等,明确民主民权之说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故选C项。
2.19世纪末,梁启超呼吁中国应“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下列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活动中,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
A.发起“公车上书” B.改革旧的官僚制度
C.组建强学会 D.成立保国会
解析:选D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体现的是保国思想,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
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解析:选B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相符,故B项正确。
4.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变更国体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
解析:选B 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支持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权和富国强兵,用西学器物来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
5.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
A.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解析:选B 材料中涉及的是官员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这是变法中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的结果,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对该现象的解释。
6.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维新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其中,维新派的“布新”措施不包括(  )
A.允准旗人自谋生计
B.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C.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选A 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的改革措施,A项是“除旧”的体现,B、C、D三项是“布新”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易服”是戊戌变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奏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种近乎形式主义的看法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决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而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仍以“易服”为例,当时戊戌变法已进入攻坚阶段,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热化状态。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维新派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变法大业更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做后盾。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且不说从审美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就是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1)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易服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响。(6分)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维新变法的这一措施。(4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历史影响、服饰变革的意义、改革需要等方面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变革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国人观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维新派社会认可度的角度分析。第(3)问,注意评价的角度是社会史观,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方面予以阐释。
答案:(1)原因:受传统礼仪制度的影响;服饰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改革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原因:维新派缺乏对国情的了解;贸然实施、操之过急;国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影响:维新派威望降低,变法措施得不到群众支持。
(3)评价:移风易俗顺应社会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但这一变法措施的推行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戊戌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所建构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1)指出材料一中维新派所建构理论体系的特点及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这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参中西之新理”“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说明兼顾中西,托古改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回答,是为变法寻找依据,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根据材料二可归纳出激进,根据材料三可归纳出盲目照搬西方经验。第(3)问,主要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角度来回答,切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兼顾中西,托古改制。
作用:变法从传统中找到理论依据,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2)特征:激进(或急功近利);盲目照搬西方经验,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
(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课件18张PPT。上书言事民族资产阶级农工商总局机器生产民族资本主义科举译书局科学文化新法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解析:选C 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其患不可胜言”等,明确民主民权之说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故选C项。
2.19世纪末,梁启超呼吁中国应“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下列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活动中,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
A.发起“公车上书” B.改革旧的官僚制度
C.组建强学会 D.成立保国会
解析:选D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体现的是保国思想,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
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解析:选B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相符,故B项正确。
4.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变更国体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
解析:选B 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支持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权和富国强兵,用西学器物来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
5.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
A.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解析:选B 材料中涉及的是官员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这是变法中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的结果,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对该现象的解释。
6.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维新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其中,维新派的“布新”措施不包括(  )
A.允准旗人自谋生计
B.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C.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选A 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的改革措施,A项是“除旧”的体现,B、C、D三项是“布新”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易服”是戊戌变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奏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种近乎形式主义的看法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决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而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仍以“易服”为例,当时戊戌变法已进入攻坚阶段,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热化状态。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维新派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变法大业更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做后盾。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且不说从审美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就是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1)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易服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响。(6分)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维新变法的这一措施。(4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历史影响、服饰变革的意义、改革需要等方面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变革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国人观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维新派社会认可度的角度分析。第(3)问,注意评价的角度是社会史观,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方面予以阐释。
答案:(1)原因:受传统礼仪制度的影响;服饰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改革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原因:维新派缺乏对国情的了解;贸然实施、操之过急;国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影响:维新派威望降低,变法措施得不到群众支持。
(3)评价:移风易俗顺应社会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但这一变法措施的推行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戊戌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所建构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1)指出材料一中维新派所建构理论体系的特点及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这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参中西之新理”“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说明兼顾中西,托古改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回答,是为变法寻找依据,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根据材料二可归纳出激进,根据材料三可归纳出盲目照搬西方经验。第(3)问,主要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角度来回答,切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兼顾中西,托古改制。
作用:变法从传统中找到理论依据,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2)特征:激进(或急功近利);盲目照搬西方经验,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
(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第4课 戊戌政变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新旧势力斗争的表现及结果。
2.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P97
清单一 顽固派对变法的破坏
 新旧势力的交锋 
1.代表人物
(1)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
(2)新势力:以光绪帝为首。
2.交锋举措
(1)旧势力:
①慈禧太后解除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
③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抵制。
④荣禄等人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结束光绪帝主政、扑灭新政。
(2)新势力:
①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②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四卿”。
③拉拢袁世凯,却不识其真面目。
④游说列强支持,没有结果。
[深化认知]
维新派变法措施严重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                                
清单二 变法的结果
 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
(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等人商议对策,授以密谕。
(2)谭嗣同带密谕夜访袁世凯。
(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2.经过
(1)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
(2)捕杀“戊戌六君子”。
(3)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深化认知]
守旧势力抵制和反对新政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与统治权力,体现出其反动性的一面。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出其进步性的一面。                                
清单三 变法的评价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主观原因:
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③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深化认知]
维新变法运动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客观上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对应学生用书P98
探究点一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诏令废除八股后,大学士刚毅立即跳出来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请下部议。”光绪帝明确回答:“部臣据旧例以议新政,惟有驳之而已,吾意已决,何议为?”刚毅并不示弱,仍说:“此事重大,行之数百年,不可遂废,请上细思。”光绪帝愤怒至极,厉声喝道:“你难道想阻挠我吗?”刚毅这才无话可说。
(1)材料中大学士刚毅对变法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这说明改革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态度:反对变法。原因: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特点:改革道路艰难、曲折,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
[结论形成]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的主要阶级来源就是新兴的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顽固势力的阶级根基遍布城乡,力量雄厚。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探究点二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不正确。材料认为戊戌变法是“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而康有为维新思想是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主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2)史学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触动了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结论形成]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
(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的政治运动。
(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意义
(1)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
(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维新,这些使民众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P9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
D.与他国争夺在华利益
解析:选D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任何举措,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英、日等国为了与其他国家争夺在华利益,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
2.光绪帝诏令:“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从本质上表明光绪帝(  )
A.主张变法图强,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治
B.杂糅中西学精华,创造新儒学体系
C.维护封建根本,与守旧派根本利益一致
D.崇尚经世致用,主张兼容中西
解析:选C 由“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可知,光绪帝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体系,与顽固派根本诉求一致,故本题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并非本质性内容。
3.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解析:选D 材料中强调的是戊戌政变,D项描述的是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失败而被杀的史实,符合题意要求。A反映的是清初的重大事件,B项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C项说明的是清末地方军事势力的兴起。
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进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解析:选A 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可接受范围,急于求成,故选A。
5.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新政措施被推翻、废止,重行禁止士民上书,大权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虚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当时被保留下来的是(  )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D.设立京师大学堂
解析:选D 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6.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选C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统治者,他们的改良,从来不是也绝不可能是为了人民革命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好地剥削人民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并企图以此来阻挡人民革命运动,把革命熄灭于无形之中。所以,改良主义绝不是中国人民的出路。
——摘编自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1967年)
材料二 研究戊戌变法的历史,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戊戌变法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有进步意义。第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他们是少数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脱离了人民群众。因此,它是一个软弱的改良运动。
——摘编自杨志钧《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1980年)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了有益的尝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此,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危兆盖《回顾戊戌,重温历史》(2008年)
(1)材料一对戊戌变法作出了怎样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评价产生的时代因素。(4分)
(2)试比较材料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材料一的异同。(4分)
(3)材料三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又有了怎样的发展?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评价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史观进行分析。第(2)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信息,从方法和结论上分析概括;相同点,根据材料信息,从研究方法上进行比较。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研究方法和结论上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思想状况、学术方针、史学研究状况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 (1)评价:认为戊戌变法是反动阶级发动的反动运动,目的在于剥削人民、巩固其统治和扼杀革命。
因素:背景是“文革”时期,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正常的史学研究中断,宣扬革命史观。
(2)不同:方法上,材料二采用了辩证的分析方法,结论上,给予戊戌变法一定的肯定。
相同:材料一、二均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3)发展:运用现代化史观,肯定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原因:改革开放和逐渐融入世界;思想解放;“双百”方针的贯彻;史学研究不断深入。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进行了哪些改革。(4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日本的改革能够成功。(8分)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可知应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第(2)问,第一小问由“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得出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第二小问由“在日本……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得出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从国际环境分析,可知在东亚地区列强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中国身上,日本变革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
课件20张PPT。
“应用·落实体验”见“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
D.与他国争夺在华利益
解析:选D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任何举措,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英、日等国为了与其他国家争夺在华利益,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
2.光绪帝诏令:“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从本质上表明光绪帝(  )
A.主张变法图强,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治
B.杂糅中西学精华,创造新儒学体系
C.维护封建根本,与守旧派根本利益一致
D.崇尚经世致用,主张兼容中西
解析:选C 由“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可知,光绪帝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体系,与顽固派根本诉求一致,故本题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并非本质性内容。
3.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解析:选D 材料中强调的是戊戌政变,D项描述的是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失败而被杀的史实,符合题意要求。A反映的是清初的重大事件,B项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C项说明的是清末地方军事势力的兴起。
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进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解析:选A 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可接受范围,急于求成,故选A。
5.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新政措施被推翻、废止,重行禁止士民上书,大权被慈禧太后所掌握,皇帝徒有虚名,改革之事,遂成泡影。当时被保留下来的是(  )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D.设立京师大学堂
解析:选D 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6.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选C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统治者,他们的改良,从来不是也绝不可能是为了人民革命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好地剥削人民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并企图以此来阻挡人民革命运动,把革命熄灭于无形之中。所以,改良主义绝不是中国人民的出路。
——摘编自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1967年)
材料二 研究戊戌变法的历史,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戊戌变法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有进步意义。第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他们是少数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脱离了人民群众。因此,它是一个软弱的改良运动。
——摘编自杨志钧《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1980年)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了有益的尝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此,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危兆盖《回顾戊戌,重温历史》(2008年)
(1)材料一对戊戌变法作出了怎样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评价产生的时代因素。(4分)
(2)试比较材料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与材料一的异同。(4分)
(3)材料三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又有了怎样的发展?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评价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史观进行分析。第(2)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信息,从方法和结论上分析概括;相同点,根据材料信息,从研究方法上进行比较。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研究方法和结论上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思想状况、学术方针、史学研究状况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 (1)评价:认为戊戌变法是反动阶级发动的反动运动,目的在于剥削人民、巩固其统治和扼杀革命。
因素:背景是“文革”时期,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正常的史学研究中断,宣扬革命史观。
(2)不同:方法上,材料二采用了辩证的分析方法,结论上,给予戊戌变法一定的肯定。
相同:材料一、二均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3)发展:运用现代化史观,肯定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原因:改革开放和逐渐融入世界;思想解放;“双百”方针的贯彻;史学研究不断深入。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进行了哪些改革。(4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日本的改革能够成功。(8分)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可知应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第(2)问,第一小问由“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得出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第二小问由“在日本……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得出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从国际环境分析,可知在东亚地区列强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中国身上,日本变革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