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高频考点(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1 19: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世界[安徽9年5考]
线索 经济全球化历程(2017.17;2014.17;2011.16)
发展阶段
史实
表现
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开端(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及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欧洲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商人成为商贸主体;“三角贸易”,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向世界
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亚、非、拉美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工业革命后,轮船、铁路加速了物资流 动,电报、电话加速了信息传递;亚、非、拉地区成为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经济上受到剥削和掠夺,造成这些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欧盟、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成立; 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的影响增大;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活动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拓展设问
1.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推进经济全球化?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商,妥当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
2. 谈谈你对全球化趋势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1)观点:经济全球化前景堪忧。理由: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两国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其行为势必影响到更多的国家,产生不良后果。
(2)观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理由: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新航路开辟以来,这种趋势随着三次科技(工业)革命的展开呈加速态势,任何一个国家逆全球化趋势的做法对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线索 世界商路的变化(2014.17;2013.13;2010.13)
格局
史实
古代亚欧大陆的商路
陆路交通为主: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陆上丝绸之路开辟。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大秦
海陆兼备:唐朝时,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对外交通路线四通八达,海陆兼备。对外交往频繁,日本、新罗遣隋使、遣唐使多次来华;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大食(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风俗习惯和伊斯兰教经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有不少大食人在中国经商、定居、担任官职;中国的造纸术、纺织等技术,由大食传入欧洲和非洲
海上交通为主,陆上交通为辅: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衰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朝时,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外贸易繁荣,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4)海上交通最后的辉煌: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导的世界航线
西班牙
(1)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2)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到达亚洲的航线,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3)16世纪,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凭借这支舰队,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帝国,对印第安人实行殖民压迫
葡萄牙
(1)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找到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2)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3)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贸易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世界航线
(1)推动发展的因素: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主要特点:首先形成以欧洲英国为核心、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海运体系,之后从欧洲北部跨越大西洋,向西转移到美国
现代全球航线发展
(1)推动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突出表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拓展设问
1. 简要评价“古代中国成为海上强国的潜在可能从未实现”的观点。
合理性: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缺乏走向海洋的经济动力;明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古代中国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真正的世界海上强国。
片面性:汉唐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古代中国在一定时期内是世界海洋大国。
2. 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
(1)古代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明交融。
(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给各国带来机遇,也加剧了贫富分化。“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共同发展的契机,有利于缓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富差距,顺应了时代要求。
中考真题再现
选择题
1、(2018四川宜宾)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 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2、(2018河北).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
A. 寻求大量黄金
B. “发现”美洲新大陆
C. 完成环球航行
D. 收复耶路撒冷
3、(2018山东德州)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
A. 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D. 飞机
4、(2018江苏宿迁)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史蒂芬孙一电灯
B. 瓦特一火车
C. 爱因斯坦一汽车
D. 菜特兄弟-飞机
5、(2018湖北黄石)“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见示意图),下列对“三角贸易”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欧洲输往非洲的主要是机器生产的工业品
B. 从事“三角贸易”最早的国家是英国
C. 它是造成美洲地区长期落后的根源
D. 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2018?大庆)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会子” D.“关子”
7、(2018?南京)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宣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8、(2018?孝感)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及哥伦布船队成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9、(2016·襄阳)二战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趋势被称为( )
A.经济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10、(2016·连云港)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一现象直接来自于( )
A.欧共体的组建 B.欧盟的成立 C.欧盟的扩张 D.欧元的发行
材料题
11、(2018山东德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发展篇)
材料一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何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美日崛起篇)

(2)由图片及所学知识,“五月花”号抵达北美150多年后,北美爆发了一场独立战争,请写出战争的转折点及其世界影响。
(3)美国“黑奴”最早来源于欧洲殖民者的哪一罪恶活动?1862年美国政府为解决“黑奴”问题颁布了什么文件?“黑船”事件引发了日本哪一社会变革?
(合作共赢篇)
材料三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 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4)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推行的什么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人为加强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四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说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哪些发展趋势?“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
1----5 C A B D D 6----10 B C C B D
11(1)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只写“新航路开辟”得分)殖民扩张(殖民掠夺)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工业革命的进行。
(2)萨拉托加战役;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3)三角贸易(或奴隶贸易、贩卖黑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明治维新。
(4)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欧洲联盟(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5)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