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毛毛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知观察各种毛毛虫,激发学生表现毛毛虫的兴趣。
2、认识毛毛车虫的身体结构,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个圆一个园连接在一起长长地,还有触角,很多小脚丫。
3、在对圆进行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种材料制作毛毛虫,大胆尝试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活动准备
1、手指点画组:水粉颜料,小盘子,海绵,抹布,宣纸,水彩笔。
2、橡皮泥组:橡皮泥,蛋糕盘,水彩笔。
3、粘贴组:纽扣,圆纸片,皱纹纸,胶水,棉棒,及时贴,水光盘,彩笔。
4、绘画组: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
5、不同材质的毛毛虫作品各一件,毛毛虫毛绒玩具一个,毛毛虫乐园一幅。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毛毛虫
一、看看,学学。
1、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戴头饰,听音乐学毛毛虫进入活动室。
——今天老师请大家到毛毛虫乐园去玩,我们快去吧!
(分析:孩子们戴着各种各样的毛毛虫,伴随着音乐开心的相互游戏,让孩子们用肢体动作比划可爱的毛毛虫, 利于加深学生对毛毛虫身体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毛毛虫姿态作准备。)
2、感知观察各种毛毛虫。
——播放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图片。
——了解自然界中毛毛虫有很多种,初步感知毛毛虫的身体结构。
3、出示一只毛毛虫玩偶,认识毛毛虫身体结构。
——大家觉得这只毛毛虫看起来怎么样?(可爱,漂亮,美丽,调皮、、、)
——看一看可爱的毛毛虫她的身体有什么特点?(胖胖的,圆圆的,而且一个圆连着一个圆并且是长长的,有很多小脚丫和一对小触角、、、)
——再来看看毛毛虫小姐的衣服是怎样的?(五颜六色,是彩色的,因为不同颜色交替着,所以就会构成一件非常美丽的衣裳。)
二、学学做做。
1、了解不同的制作材料,感知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如果让你做一只毛毛虫,你会用方法来做呢?(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制作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
——老师也带来几种资料制作的毛毛虫,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各种材料的毛毛虫图片)
——大家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制作材料不同,毛毛虫的姿态不同,请学生模仿)
(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这一点是关键,在后面制作过程中就可以表现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动手制作。
——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棒!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介绍材料)
注意事项:①粘贴时,用棉棒,用完后要将棉棒放回盘子中,如果手上有胶水用抹布将手擦干净。②手指点画时,每用完一种颜色,要用湿抹布将手擦干,然后再使用下一种颜色。③制作完成时,记得给毛毛虫添上小脚丫和触角,还可以根据毛毛虫的姿态添加自己喜欢的背景。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明确粘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粘贴活动。同时,提示学生根据制作毛毛虫的姿态想象其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学生在后面粘贴完后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3、请学生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①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②鼓励学生大胆添画。
三、你说我评。
1、展示作品,请学生相互评价。(这只毛毛虫在**,他的头还转向后面、、、用语言情境引导学生相互评论大家的作品)
(分析:情境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关注毛毛虫的姿态和造型,而且能自然地引发学生根据简单的背景,讲述自己的画面。)
2、教师表扬画面整洁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并对所有作品给予肯定。
四,分享交流。
——你喜欢那只毛毛虫,为什么?
——孩子们我也来变一条大大的,长长地毛毛虫爬到毛毛虫乐园玩一玩吧!(儿歌:毛毛虫爬呀爬,爬到草地玩一玩,爬到花园踢踢腿,爬到树杈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