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检测卷(1)
[测试范围:第九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做法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
A. 图钉尖端做得很尖 B. 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
C.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D. 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
2. 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 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第2题 第3题
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下面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其中b、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 pa>pb>pc B. pc>pb>pa
C. pb>pa>pc D. pc>pa>pb
4.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奶牛自动饮水器 C. 锅炉水位计 D. 下水道排水管
5. 如图是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技术应用,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6.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A.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7.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
甲 乙 丙 丁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8.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 把吸盘挂钩按压在墙壁上,可以挂衣服
B. 钢笔吸墨水
C. 将针头插入药液内,拉动活塞,药液就进入针管
D. 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
9. 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 C. 壶嘴与壶身高度相同 D. 向两纸间吹气
10. 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力”的原因是两车之间的空气 ( )
A. 流速大,压强大 B. 流速小,压强小
C. 流速大,压强小 D. 流速小,压强大
11. 如图所示,静止时 U 型管两侧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丁
12.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 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 某市地铁1号线工地使用的大型工程车,若满载后的总质量为30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 N ,已知柏油路面能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假设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5m2,该工程车 (选填“会”或“不会”)对路面造成损伤。(g取10N/kg)
14. 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甲的密度为 g/cm3,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中,则 (选填“甲”和“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
第14题 第15题
15.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a。(ρ水银=13.6×103kg/m3,g取10N/kg)
16. 生活中“抽”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有不同,用抽水机“抽”水时,水是在 作用下被“抽”上来的,用抽油烟机“抽”油烟时,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 的缘故被“抽”出去的。
17. 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渐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第17题 第18题
18. 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端口附近空气压强变 (选填“大”或“小”)的缘故;当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g取10N/kg)
三、作图题(3分)
19. 如图所示,在游泳池的底部和侧壁,铺满了面积相等的小瓷砖,请画出水对A、B两瓷砖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20.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甲 乙 丙 丁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21. 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
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 U 型管两边的液面 ,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 型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如图所示,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为了验证猜想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计U型管两边液面是否有 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
(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20.0
朝上
18.5
2
朝下
18.5
3
朝左
18.5
4
朝右
18.5
5
40
朝上
36.8
6
60.0
朝上
54.6
7
酒精
60.0
朝上
43.5
①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为了验证猜想 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
③比较序号6、7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法。
五、计算题(15分)
22. (6分)一只底面积为0.01 m2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1.4 m2的水平桌面上,烧杯和水的总重为11 N,烧杯高为0.12 m,杯中水深0.1 m。求:(g取10 N/kg)
(1)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
23. (9分)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 A 2. C 3. B 4. A 5. B 6. B 7. D 8. D 9. D 10. C 11. B 12. C
13. 3×105 不会
14. 1 甲
15. 托里拆利 1.36×104
16. 大气压 小
17. 小 小于
18. 小 1000
19. 解:如图所示。
20.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
22. 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由F=pS得F=1000Pa×0.01m2=10N;
(3)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1===1100 Pa。
23. 解:(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p=ρgh倒立=1.0×103kg/m3×10N/kg×0.13m=1300Pa,
由p=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F=pS瓶盖=1300Pa×8×10-4m2=1.04N;
(2)由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V=S瓶底h正立=28cm2×10cm=280cm3,由ρ=可得,水的质量:m水=ρV=1.0g/cm3×280cm3=280g=0.28kg,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F′=G水=m水g=0.28kg×10N/kg=2.8N,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p′===35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