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3 08: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 20 课
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雍正查嗣庭科举出题“维民所止”,
徐骏“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内阁学士胡中藻写“一把心肠论浊清”。
乔廷英写“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
卓长龄著《忆鸣诗集》
1、文字狱
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含义:
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①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
②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皆望风观景, 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 ,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材料二 龚自珍:“避席畏间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历朝控制思想的措施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化专制政策与文字狱
史海纵横
朝代 控制思想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一、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影响:
(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宋主曾住”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十五余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
四库全书到底是修书还是烧书还是毁书?
皇太极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康熙
南书房
雍正
乾隆
政治:主要中央机构的演变
军机处
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决定一切
军国大事
清承明制,以内阁为行政中心。内阁设于紫禁城太和门外文渊阁附近,而雍正皇帝在养心殿处理政务、就寝,两者相距一千余米。
雍正在隆宗门一带搭建了一排平房,称“军机处”,遴选心腹秘密办理军务。隆宗门位于乾清门广场以西,正北即是雍正皇帝的寝官—养心殿,两者相距不足50米。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
清初
闭关锁国
(1)含义?
闭关锁国就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三、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思考:这张图对闭关锁国的叙述规范准确吗?
材料一:“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嘉庆帝的敕谕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自大+自卫+自给自足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自大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自卫
3. 内容(措施):
1. 时期,颁布 ,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2.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 等地,作为通商口岸,并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3.1757年(乾隆时),下令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三、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顺治
禁海令
宁波、漳州
广州
广州十三行
(禁海令)
澳门、云台山(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材料一: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材料二: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现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4. 影响: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官场腐败
军备废弛
经济衰退
贫富分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材料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
材料二: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材料三:嘉庆元年,国库存银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仅有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放最多时的1/6。
材料四: 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都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逢年过节要给地主送上送节钱,嫁女儿要给出村钱,就连家里死人都要交纳断气钱,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然达到8000多人,。
中国的危机
自由与民主
专制与封闭
日暮西山 近代前夜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