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第十六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一篇章 破旧立新:独立自主定国是
清政府统治时期
《辛丑条约》
(1901年)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二十一条”
(1916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46年)
“跪在地上办外交” ——周恩来
屈辱
第一篇章 破旧立新:独立自主定国是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资本主义阵营
敌视态度
社会主义阵营
新中国外交环境
友好态度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苏联政府给予中国3亿美元贷款,进行经济建设和军事支援
苏联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
资本主义国家
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影响:
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交国 建交时间
苏联 1949.10.2
保加利亚 1949.10.4
罗马尼亚 1949.10.5
捷克斯洛伐克 1949.10.6
匈牙利 1949.10.6
朝鲜 1949.10.6
波兰 1949.10.7
蒙古 1949.10.16
民主德国 1949.10.27
阿尔巴尼亚 1949.11.23
建交国 建交时间
越南 1950.1.18
印度 1950.4.1
印度尼西亚 1950.4.13
瑞典 1950.5.9
丹麦 1950.5.11
缅甸 1950.6.8
瑞士 1950.9.14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中印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中印边界问题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克马洪线”,位于西藏一带。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54年
1954年
1953年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首次提出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周恩来手写稿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
1、交战双方的一切武装力量在印度支那全境同时实现完全停火;
6、互相释放战俘和被拘的平民。
中国提出的这些建议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些内容?
1954年5月27日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
和平共处
互不侵犯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1954年
1954年
1953年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首次提出
实践应用
形成确立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缅甸总理吴努
“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
国家力量
社会制度
国内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和促进人权。
为实现各项宗旨,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及禁止使用武力等。 ——1945年《联合国宪章》
第二篇章 睦邻友好:五项原则指国路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外交环境
印度
新兴独立解放的亚非民族国家
缅甸
时间:
地点:
性质: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国民党特务
参加万隆会议
伊拉克代表: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菲律宾代表:
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
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之间有没有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我们都曾经经受过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我们的会议,应该把大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大家在共同的基础上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不同见解。大家对中国的看法存在误解,欢迎大家到中国来参观访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发言体现了什么思想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
同
异
尊重差异
团结合作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性质
不同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发展道路
共同的遭遇:曾经受到殖民
主义的压迫
共同的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追求和平、
共同发展
第三篇章 大国担当:万隆会议立国威
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结合本节课所学,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国际形势
外交家品质
国家实力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丘吉尔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周恩来外交图片展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