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戴的帽子基本上都是圆帽子,如果告诉你从前有一家方帽子店,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方帽子店瞧瞧吧!……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形状的帽子?
26 方帽子店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相关资料
施雁冰 女,上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新陆师范。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科副科长、文艺编辑室主任,《儿童文学选刊》主编,编审。
著有长篇小说《初夏奏鸣曲》,童话集《不要脚的朋友》,短篇小说集《外国蜡烛和镀金戒指》,作品集《施雁冰作品选》,专著《少年习作讲评》,《小学生作文指导》等。
橱柜
橱窗
chú
改变
改正
gǎi
我会认
橱
改
香蕉
芭蕉
jiāo
扣押
扣子
kòu
我会认
蕉
扣
嚷嚷
rāng
溜冰
开溜
liū
我会认
嚷
溜
古董
dǒng
笔筒
竹筒
tǒng
我会认
董
筒
董事长
左右 结构
扣
橱
嚷
改
上下 结构
筒
董
蕉
生字归类
溜
嚷
rāng(嚷嚷)
rǎng(嚷叫)
多音字
橱窗 戴着 改帽子
舒服 香蕉 假如 设法
扣在 吃惊 嚷嚷 一溜烟
密密麻麻 人山人海
词语表
【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扣】器物口朝下放置或覆盖别的东西。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密密麻麻】形容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词语解释
【嚷嚷】喧哗;吵闹。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呢绒】毛织品的统称,后泛指用兽毛或人造毛等原料织成的
织物。
【古董】文中比喻过时的东西。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课文主要讲了一家只卖自认为好的_________的店,因为不愿_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_____________的故事。
方帽子
创新
改变
成为古董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解读
自由读1-4自然段,想一想:这家帽子店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省略号表明这家店里还有很多的帽子,而且都是方的。
这家帽子店做的是什么帽子?
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总是”“从来”表明他们一直认为帽子就必须是方的,表现了他们的固执。
方帽子真的是好帽子吗?方帽子戴着的感觉怎样?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方帽子不是好帽子:①方形的形状不适合圆圆的脑袋;②冬天不保暖,夏天又太热。
既然方帽子有那么多弊端,为什么帽子店却还一直只做方帽子呢?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因为他们不仅固执,而且没有创新精神,所以没有根据人们真正的需要去做合适的帽子,而是固执己见,只做方帽子。
舒服吗?真不舒服!
这句话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强烈地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课文解读
读5-16自然段,想一想:孩子们对方帽子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心理描写,写出了孩子们对人们戴着方的不舒服的帽子这件事很不理解。
大人守旧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发挥想象,除了文中提到的帽子,小孩子们还会做出什么样的帽子呢?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还有动物形状的帽子,比如:像小兔子一样长耳朵的帽子,小鹿一样鹿角的帽子。
又奇怪又不舒服
又舒服又漂亮
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短语吗?
又_________又_________
又_________又_________
温柔
体贴
乖巧
听话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小孩子说。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孩子们是怎么做的?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成了舒服的圆布帽子。句中把圆帽子比作碗,生动形象。
读一读,写一写。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卷心菜像 ,又圆又沉。
运动员像 ,向终点跑去。
一个绿色的小皮球
离弦的箭一般
小练笔
方帽子店的主人看到出现的圆帽子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所有大人认为帽子只能是方的,虽然戴着不舒服,也没有人提出疑问。大人的固有思维被打破,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并且非常抵触新东西。
拒绝新鲜事物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想一想,方帽子主人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抓”“丢”写出方帽子主人对儿子戴圆帽子这件事很生气。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会想:圆帽子只是小孩子们自己做着玩的小玩意儿,只有小孩子戴。大人是不会戴圆帽子的。只有方帽子最好了。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型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顺应时代变化,符合人们要求。
课文解读
读17-26自然段,想一想:圆帽子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方帽子店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对比
描写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想一想:顾客们在选择进哪一家店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原来只有方帽子,我们只能戴方帽子,现在有了圆帽子,可以试一试感觉如何?
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
新帽子开始流行,人们已经接受了新事物。
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几乎昏过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写旧的事物终究会被新的事物所替代,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周围不合理的事物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努力去实践,而不能像方帽子店主人那样固执己见。如果故步自封,不求发展,最终只能被淘汰。
方帽子店老板看到儿子戴了一顶圆帽子,竟然要把帽子丢掉。
故事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
各式各样的圆帽子竟然是小孩子们先做出来的。
讨
论
会
方帽子店
方帽子
一成不变
各式各样的帽子
根据顾客需求变化
淘汰
火热
陈旧落后的东西总会被新型、实用的东西代替,所以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讲述了方帽子店的主人因坚持做方帽子,不肯接受其他款式的新帽子,最终导致自己的方帽子店无人问津,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主题归纳
拓展延伸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焦 蕉 教 香( ) ( )急 ( )学
扣 叩 寇 日( ) ( )谢 纽( )
筒 统 桶 ( )一 木( ) 圆( )
懂 董 动 ( )事 古( ) ( )物
一、选字填空。
课堂演练
蕉
焦
教
寇
叩
扣
统
桶
筒
懂
董
动
假如你是那位方帽子店主人的孩子,你会怎样劝自己的父亲不再坚持只做方帽子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写一写吧!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