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单元 健康的生活 单元检测试题(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单元 健康的生活 单元检测试题(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13 16: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_第十单元 健康的生活 单元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前不久,我市多所中小学都有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症状,经检测郡是“诺如病毒”在作怪.“诺如病毒“有一定传染性,健康人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品、玩具衣物等,都可能感染并引起疾病,被该病毒感染后的小时内会出现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治愈后无后遗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染病都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体细胞内
D.病毒属于抗体
?
2. 甲型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人体感染此病毒后,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肌肉酸痛,并出现玄晕、头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流感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B.能引起人体患甲型流感的病毒属于病原体
C.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3.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给健康人注射卡介苗,能够有效的预防此病的流行,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
4. 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
5. 年“世界禁毒日”的主题为“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下列有关毒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B.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C.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D.吸毒能感受到强烈的快感或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
6.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 )引起的.
A.炭疽杆菌
B.噬菌体
C.病毒
D.病毒
?
7. 为了控制“非典”的传播,医生对入境人员要进行体温测试,这种措施属于( )
A.保护易感者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控制病原体
?
8. 我国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①保护易感人群? ②控制传染源? ③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④进行特异性免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9. 下列哪一个属于传染病( )
A.白血病
B.白化病
C.结核病
D.侏儒症
?
10. 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花粉过敏
B.胃肠蠕动
C.扁桃体发炎
D.泪液的杀菌作用
?
11. 现代健康的新概念是( )
A.躯体心理健康
B.社会适应良好
C.道德健康
D.、、都是
?
12. 早在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痘浆所起的作用和人体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
13. 某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
14. 我国《交通法》中规定:严禁酒后驾车.其原因主要是酒精会( )
A.让人中毒
B.损伤肝脏
C.让人患髙血压
D.影响大脑控制力
?
15. 在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中,下列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
A.性接触
B.共用注射器
C.拥抱
D.输血
?
16. 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患过天花以后不再患天花
D.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
17. 大型考试前很多同学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下列哪种调节方法是适宜采用的( )
A.服用安眠药催眠
B.和朋友通宵打网络游戏放松放松
C.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D.吸口烟减缓一下心理的压力
?
18. 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
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
?
19. 某学校对学生进行体检时,发现了四名学生分别患有色盲、甲型肝炎、先天性心脏病及肺结核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
A.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色盲、先天性心脏病
?
20. 下列关于吸烟、饮酒、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青少年经常少量饮酒有益健康
B.经常吸烟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其它系统没有影响
C.“现代文明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D.健康就是指身体结构完好无损,且每月疾病或虚弱
?
21. 下列对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可以抵抗抗原的侵入
B.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C.免疫能识别体内的异常细胞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
22. 我们经常看到喝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其主要原因是( )
A.酒精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B.酒精增加肝脏负担
C.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D.酒精麻醉了小脑
?
23.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
C.性接触传播、皮肤接触传播、吸毒传播
D.性接触传播、蚊虫叮咬传播、母婴传播
?
24. 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其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导致( )
A.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抑制
B.增加了肝脏负担
C.心脏血管受损
D.慢性酒精中毒
?
25. 过去有一个村子,人几乎同时出现了“哮喘”症状,后经调查发现,致病的元凶是蛔虫,是人们吃了施过人粪的红薯所致,下列哪种病与蛔虫寄生无关( )
A.夜惊磨牙
B.肠梗阻
C.痢疾
D.阑尾炎
?
26. 下列有关“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水蚤的大小应基本一致
B.选择水蚤的饥、饱情况应基本一致
C.一组水蚤同时做酒精和烟草实验
D.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
27.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有特异性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
?
28. 下面是某科技活动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得到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不同体积的蒸馏水配置的烟草浸出液(半支烟)
清水
?秒内心跳次数
A.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一次在清水中,另一次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
B.实验中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提高水蚤心率降低
C.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测量水蚤秒的心跳应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D.测量水蚤心率时,需要利用显微镜和计时器
?
29. 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计划免疫
?
30. 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B.没病就是健康
C.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二、 填空题?
31.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________综合症,简称为.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________,精液或乳汁、唾液、泪腺、和________中.
?
32. 鸦片是以________为原料制成的毒品.
?
33.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________;人体依据这种功能识别“________”和“________”成分,破环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________,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
?
34. 一个人患感冒了,这表明他________不健康;一个人对自己学习没信心,这表明他________不健康;一个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表明________不健康.
?
35.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
36.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又称“酸葡糖心理”,是指求事不成的一种心理平衡,这种情绪调节属于转移注意力.________.(判断对错)
?
37. 医生给儿童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上叫________,儿童体内产生的抵抗该疫苗的物质叫________.
?
38.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而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叫________.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这一手段是属于防治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
39. 在我国,青年学生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根据河北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年以来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预防青年感染艾滋病,应是艾滋病防治的重中之重.据此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艾滋病患者属于________,与患者接触的健康人属于________.

(2)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引发各种感染时________免疫功能的缺损,形成癌肿是________免疫功能的缺损,这些会最终导致患者全身器官衰竭、死亡.

(3)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
A.静脉注射毒品???
B.蚊虫叮咬???
C.不安全的性行为

(4)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目前,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
40. 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的消化道传染病.有一次小王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粪便污染过,结果小王患上?了甲肝,而父亲就将小王送进隔离病房治疗,并给小王妹妹服用了甲肝疫苗预防药,并与其哥隔离分食,以防传染. 据上所述,用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们食用这种毛蚶出现大量的病人,则说明甲肝这种病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小王患病前是________,病中又是________,食用毛蚶这种带病毒的食物属于________;

(3)小王父亲的做法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项措施? 将小王送进隔离病房治疗________;给小王妹妹服用了甲肝疫苗预防药________;

(4)甲肝疫苗属于________(抗原/抗体);服用甲肝疫苗预防药防甲肝属于__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_第十单元 第26章 健康的生活 单元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答案】
C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
【答案】
C
【解析】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
【答案】
D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特异性免疫。解答时可以从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来切入。
5.
【答案】
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毒品的危害,据此解答.
6.
【答案】
C
【解析】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7.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的概念.
8.
【答案】
B
【解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9.
【答案】
C
【解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分析作答.
10.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免疫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免疫的功能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11.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概念,是基础性的题目,据此答题.
12.
【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解答时可以从抗体的概念、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3.
【答案】
B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4.
【答案】
D
【解析】
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15.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16.
【答案】
C
【解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7.
【答案】
C
【解析】
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可从解决学生心理紧张的方法入题.
18.
【答案】
A
【解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19.
【答案】
B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0.
【答案】
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吸烟、喝酒、吸毒的危害,据此解答.
21.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免疫对人体的意义,免疫具有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等功能.
22.
【答案】
D
【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3.
【答案】
A
【解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24.
【答案】
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思考解答.
25.
【答案】
C
【解析】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蠕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蛔虫成虫可以损伤肠粘膜引起肠炎、导致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胆道蛔虫病、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阑尾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肠梗阻和肠坏死等.
26.
【答案】
C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7.
【答案】
C
【解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主要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据此分析解答.
28.
【答案】
B
【解析】
该实验测量了水蚤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等量的烟丝中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其浸出液的浓度不同;蒸馏水越多,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低)中的心跳次数,目的是验证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9.
【答案】
B
【解析】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0.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对健康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31.
【答案】
免疫缺陷,血液,尿液
【解析】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吸毒危害很大,我们要拒绝吸毒.
32.
【答案】
罂粟
【解析】
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可卡因等.吸毒有害健康,我们要坚决拒绝毒品.
33.
【答案】
生理功能,自己,非已,损伤细胞,平衡,稳定
【解析】
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34.
【答案】
生理,心理,社会关系
【解析】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35.
【答案】
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器官
【解析】
根据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进行分析回答.
36.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据此答题.
37.
【答案】
抗原,抗体
【解析】
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8.
【答案】
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对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幼儿服用糖丸、对幼儿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计划免疫.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9.
【答案】
传染源,易感人群
抵抗抗原侵入,防止疾病产生,监视、识别、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B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3)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40.
【答案】
传染性和流行性
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特异性
【解析】
(1)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