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4 15: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2019年同步练习卷(4)
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3分)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幌子(huǎng) 积蓄(xù) 怯懦(qiè)
B.忌讳(huì) 拾掇 (cuō) 捣蛋(dǎo)
C.凄惨 (chuaǎn) 砧板(zhēn) 落子(lào)
D.行头 (xíng) 纳闷(nà) 隶属(nì
2.(3分)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窝囊 另请高明
B.侦辑 披红挂绿
C.咬牙跺脚 雕粱画栋
D.爱搭不理 骂骂咧咧
3.(3分)下面句子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马年春晚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让人家拿大杆秤当牲口称,憋闷死的。
B.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少的呼呼蹿火苗子。
C.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到了天界。
D.求职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们的过程。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5.(3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1)【提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品对联】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
(3)【言心声】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2019年同步练习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解答】A.正确;
B.错误,“拾掇”的“掇”应读“duō”;
C.错误,“凄惨”的“惨”应读“cǎn”;
D.错误,“隶属”的“隶”应读“lì”。
故选:A。
2.【解答】A.正确;
B.有误,“侦辑”的“辑”应为“缉”;
C.有误,“雕粱画栋”的“粱”应为“梁”;
D.有误,“爱搭不理”的“搭”应为“答”。
故选:A。
3.【解答】A.运用错误,“指日可待”意思是指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不能用来形容时间的短暂。
BCD.运用正确。
故选:A。
4.【解答】ACD.句中有本体与喻体,二者间有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
B.句中没有本体与喻体,有“像”一词表示类比,突出炉火旺,不是比喻。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5.【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根据概括的方法(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即可作答。根据材料一中的“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材料二中总理的讲话,材料三中“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可以作答本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与掌握。赏析一幅对联时,可以从对联的内容,意义和修辞来赏析。认真阅读这幅对联,可知它化用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妙处之一。把创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名字写入了对联中,这是妙处之二。还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赞美。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清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是劝说,还是勉励,亦或是建议。然后再合理有序的为自己的观点表述理由即可。本题表达的目的是劝说,理由可陈述为学习一门技艺也可以有所成就,成为一名杰出的技师。据此可作答。
答案:
(1)【提信息】①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或: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②“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或: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2)【品对联】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
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3)【言心声】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李文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