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4张PPT+ 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4张PPT+ 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3 21:58:42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大国外交》片段签订《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场景1:场景2:场景3: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部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的?独立 自主 和平外交成就一: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有人形容中苏关系“同志,堂兄”的关系。17合作与探究: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国际形势:战后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 (严峻形势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成就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首


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链接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值很大。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正式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对中国: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对国际: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对指导国际关系、解决纷争、
维护地区和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拓展日内瓦会议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成就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历史再现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想一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的圈套。【历史的抉择:何去何从】【周恩来发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求存1.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2.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1.社会制度不同2.建设道路不同同异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以及周恩来在会上所讲的话,指出“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意义:机智
聪慧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随堂练习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 )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 4.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他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很有纪念价值,所以我就留下了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美国的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知识拓展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