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4 06: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一、明朝的建立

措施 影响
中央
地方
军事
特务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加强了君主专制
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探 究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
材料一 “(丞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比喻时间极短】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 xié há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相 关 史 事:
探究: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化皇权。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内容:
解释题目:
答题格式:
《四书》《五经》
朱熹《四书集注》
八股文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弊端: 禁锢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材料一: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思考:(1)明太祖“制义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2)顾炎武对于“八股取士”是什么态度?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态度呢?
史料研读
目的:控制思想
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抨击八股取士
四、明代经济的发展

明代青花扁壶
明朝引进了哪些新的农作物品种?
玉米
甘薯
占城稻
花生
向日葵
马铃薯


×



南美洲
农业
吴江县治东南六十五里的盛泽镇,明朝初年只有五六十户人家,嘉靖时“居民百家,以绸绫为业。”万历以后,“户口日增,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摩肩。”

——《中国__________经济通史·__清卷》
手工业


丝织业
青花花果纹带盖梅瓶
明代青花扁壶
全国的制瓷中心是_____
景德镇
手工业
徽商的房舍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促进
巩固
《中国史》中指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改革了前朝的制度,使得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明朝初年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使得朱元璋的历史地位能够与汉武帝、唐太宗并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
启示
维护国家统一,制度创新,民主氛围,培养人才,发展经济……
农民起义
明朝的建
立1368

强化君权
1.行政机构
(明太祖)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
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2.厂卫特务
机构
太祖 锦衣卫

成祖 东厂
3.八股取士

4.经济的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本课小结
1、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B
课堂练习
2.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是?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君主权力
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