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七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B案)
生物学 八年级下册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蛾(浅色个体占多数)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深色个体占多数)1850年考察1950年考察最初的桦尺蛾有几种颜色?如何产生的?1黑色桦尺蛾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2若要使曼彻斯特的浅色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4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枯叶蝶蛾竹节虫狮子猫头鹰蜘 蛛变色龙兰花螳螂秘鲁叶状螳螂狼模拟实验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假设:被捕食者的体色和环境的差异性,会导致捕食者的捕食成本有所差别,同时也会导致被捕食者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有所不同。
被捕食者的颜色和环境一致性越高,生存的机会越大。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达尔文(公元1809年─1882年),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从小就热爱自然科学,青年时期曾进行环球旅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研究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第一次用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物种是可以变化的, 是进化着的。人们称“进化论”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脚步基础—过度繁殖原材料—遗传和变异动力—生存斗争结果—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具有差异的后代个体生存斗争长颈个体适者生存现代长颈鹿遗传变异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人工选择再想想:生物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