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2课小英雄雨来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2课小英雄雨来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4 12: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英雄雨来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编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为略读课文,北师大版、语文A版、长春版六年级上册作为精读课文,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作为略读课文。不同年级教学各有不同侧重,但都从小说这一文体展开。
《小英雄雨来》一课:(1)在人物形象方面,典型人物——雨来通过行动、对话的正面起笔,鬼子的侧面烘托(多种描写手法)塑造出一个顽皮、爱学习、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2)在故事情节方面,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引人入胜;(3)在环境描写方面,三次自然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及结果打下基础。《小英雄雨来》中的典型人物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周立波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一篇3千多字的中篇小说,在四十分中的五年级课堂需要做的是:一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之一——概括小标题(概括法、引用法);二是了解小说完整的故事情节;三在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四是感受文学语言,复述故事。运用提问、对比、图示等策略为学生开启阅读中篇小说乃至长篇小说的钥匙。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基于文本材料推导观点的能力。
2.学习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3.借助情节图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及其完整性,
【教学重点】
学习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借助情节图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及其完整性。
【预学要求】
1.第一次阅读《小英雄雨来》,你用了(???)分钟。
2.你觉得《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与你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熟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现代汉语词典》。
4.读了《小英雄雨来》,你最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课前热身】
了解预学情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学,初识“雨来”。
1.齐读课题。
2.交流预学感受:
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一个词概括。
3.全班分享预学感受。
二、方法指引,提炼小标题。
1.限时3分钟,跳读检索。
????????课文哪些章节让你直接看到了雨来的小英雄形象?
2.聚焦第三章节,概括主要内容。
????????默读第三章节,简要地说说写了什么?
3.遇到困难,方法指引。
(1)教给方法: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学生尝试概括,遇到用词困难;
(3)借助字典区别“保护”和“掩护”的意思,达成共识,形成板书:
??????????????????掩护大叔
(4)把“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写在章节号下可以做“小标题”。
4.运用方法,概括第四章节。
(1)尝试完成第四章节小标题的提炼。
(2)全班交流,依据文本探讨用词。
①汇报,搜集。
和鬼子斗争???智斗鬼子???勇斗鬼子……
②形成问题,读文探究。
“斗鬼子”已经达成共识,如果要在“斗鬼子”的前面加一个字,让人一看就知道斗鬼子的过程,你会加什么字呢?
板书:(?)斗鬼子
A检索信息,做好记号。
B整合信息,比对阅读。
日寇: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
雨来:不上当???????????不屈服????????????????机智??????????????????????勇敢??
C总结方法.形成板书。
?
??????????????????????(?勇)斗鬼子
?
??????????????? 掩护大叔
③强化概括小标题的用词:整合信息,琢磨用词。
5.默读其他章节,运用方法概括。
(1)自主默读,拟一、二、五、六章节的小标题。
(2)同伴交流,琢磨用词。
(3)指名补充板书。
(4)全班研讨,修正版书。
?
???????????????????????????????????(勇)斗鬼子
???????????????????掩护大叔??????????????????????? (???) (????)
(?) (??)??????????????????????????????????跳河逃生??脱险得胜
水性好?上夜校?
6.总结概括:现在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用一个词概括。
三、梳理情节图,探讨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1.讨论:文章的一、二、五、六章节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1)文章的一、二、五、六章节可以删去吗?
(2)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2.完成板书的情节线,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跌宕起伏的完整故事。
四、回顾全文,延伸课外。
再读小说,关注环境描写,思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