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1-3单元 复习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1-3单元 复习练习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14 14: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负数练习
一、填空
如果逆时针旋转36度记作+36度,那么顺时针旋转48度记作()度,0度表示( )
在数轴上-3的点在+1的( )边,它们之间有( )个长度单位。
答对一题加20分,打错一题倒扣5分,如果加20分记作+20,倒扣5分记作( )分,王军答对4题,答错1题他的得分是( )分。
甲地海拔高度是50米,乙地海拔高度-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5米,丁地海拔高度是80米,那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
6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他们的成绩简记为:+3,+10,+8,-4,-5,这6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平均成绩是多少?
我们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的量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米,那么最低处比海平面底155米的吐鲁番盆地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摄氏度,傍晚5是的气温比中午下降了4摄氏度,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是低8摄氏度,傍晚5时的气温是( ),凌晨4时的气温是( )
每上一层楼记作+1层,每下一层楼记作-1层,那么上5层楼,记作( )层。小明从12层楼出发,走了-7层,小明此时在第( )层。
把单位“1”( )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 )的数,叫作( )
二、判断
1、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3、-8摄氏度比-6摄氏度高。( )
4、食品包装袋上标注的500g±10g,表示比500 g多10 g或少10 g()
5、-1都可以看作1( )
6、负数可能会大于正数( )
7、饮料瓶上标注的500±10ml,表示比500 ml多10 ml或少10 ml()
不带“-”的数都是正数。
正数前面加上“-”表示的数就是负数()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
(4)0℃表示没有温度。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时,它们都在0的右边。()
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最大的正数 B有最大的自然数 C有最小的负数 D有最小的自然数
2、温度从-1℃上升了5℃,现在的温度是( )。
最小的数是( )
A、-1 B 、0 C、1 D、不存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A、0 B、1 C、2 D、3
3、公交车上原来有若干人,上车的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的人数用负数表示。下面记录了每站的人数变化情况:-5人、3人、5人、8人、-10人、6人、4人、-7人、-3人、2人。经过10站后,车上的人数比原来的( )人

第二单元
一.1. 米可以说把3米平均分成( ) 份,表示这样的( )份,也可以说把
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也就是米可以看成1米的( ),
也可以看成3米的( )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六年级一班喜欢数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喜欢数学的人有这样的( )份。
4.一盒巧克力共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
5.分数单位是 的真分数有( )个,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 )个。
6.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 ), 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7. 7分米=米 53千克=吨
19份=时 17时=日
1吨13千克=吨 179平方分米=( )平方米
8.在中,a 是非零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是假分数;当a( )时,能化成整数。
9. === =3÷7 =
10. 里面有( )个,有( )个。
11. 千克可以看作3千克的( ),也可以看作1千克的( )。
12.把20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13.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的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14. 米可以表示( )米的,还可以表示( )米的。
15.把30吨小麦粉4次运完,平均每次运这些小麦的,每次运( )吨。
16. 2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7. 5千克的西瓜分给6个人吃,平均每人吃这个西瓜的,平均每人吃( )千克。
18.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个,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个。
19. ===( )÷24=6÷( )=( )
20、把20米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
21、把6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蛋糕的( ),每份有( )块。
22、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九分之四,表示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 )占其中的4份。
23、王强看一本书,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三天看了这本书的( )。
2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 )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 )的分数比较大。
25、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则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6、写出分母是10的所有真分数:( )
27、写出分子是10的所有假分数:( )
28、如果是真分数,a最大是( ),如果是假分数,b最小是( )
29、的分数单位是( ),最小的质数里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0、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 ),最大的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
31、在分数中,决定分数单位的是( )
A、分子 B分母 C、单位“1”D、分数值
32、分子相同的分数( )
A、分数单位相同 B、所含有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C分数的大小相同
33、在中,a是非0的自然数,当a ()时分数的值小于1;当a()时分数的值等于1;当a()时,分数的值大于1;当a()时,分数的值大于1;当a()时,分数能化成整数。
3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号相当于( )
35、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36、写出分母是6的所有真分数:( )
37、张叔叔3小时走了20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得数用分数表示)
38、姜丽用6张长方形纸折了8只千纸鹤(长方形纸没有剩余)。王刚用8张长方形纸折了6只千纸鹤(长方形纸没有剩余)。
(1)姜丽平均每只千纸鹤用了多少张长方形纸?
(2)王刚平均每只千纸鹤用了多少张长方形纸?
(3)谁折的千纸鹤大一些?
39、一个长方形,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 ),宽是长的( )
40、在分数五分之a中,当a( )时,它是真分数,当a( )时,它是假分数,当a( )时,它等于1.
41、一个数有6个1,9个组成,这个数写成分数是( )
42、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这个分数( )
43、明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块,吃了其中的1块,丽丽把一块同样大的蛋糕平均分成12份,吃了其中的3块,两人相比( )吃得多
44、把 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加上()或者乘()
45、把的分母缩小的原来的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46、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第二根上截去它的 米,余下的部分( )

48、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8,它与 相等。这个分数( )
49、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假分数,减少(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为( )
50、的分数单位是(),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51、3米长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米; 米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份,也可以看做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52、分母是6的真分数:( )
53、分子是6的假分数有()个
54、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表示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其中的3份
55、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分数值就()
二.判断
1.大于小于的真分数只有2个 ( )
2.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越小。( )
3. 的分数单位是。
4.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长度相等。
5.已知是假分数,是真分数,则x一定是9.( )
6. 的分子乘3,分母加上12,分数的的大小不变。( )
7.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3千克的和1千克的一样重。
9.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占全长的米。( )
10.把2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蛋糕。
11.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
12.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
13.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 )
14.带分数和自然数都可以化成假分数。( )
三.
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得到的小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
A. B. C.
2.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分数值就( )。
A .扩大到原来的4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 不变
3.生产同一种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丙要12分钟,甲、乙、丙三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4.盐水中有3克盐和100克水,如果再加两克盐,那么盐占盐水的( )
A. B. C.
5.把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 )
A .加上5 B. 乘5 C. 乘2
6.把的分子除以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 .不变 B.乘3 C. 减去12
7.分子相同的分数,( )
A .分数单位相同 B.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C.分数的大小相同
8.最接近的是( )
A . B. C.
9.一个分数。分子扩大到原来的2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这个分数就( )
A . 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
四。1.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做50个,6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10个,实际每天做的零件占这批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



2.一堂课40分钟,五一做练习用15分钟,五二做练习时间占整堂课的,哪个班做练习用的时间长?



3.师傅4小时做3个零件,徒弟5小时做3个零件,他们每小时各做几个零件?谁做的快些?



4.把一根木料锯成8段,如果锯每一段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4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这根木料所用时间的几分之几?



5一种牛奶甲超市7元买9袋,乙7元可以买10袋,丙8元买9袋,哪家超市最便宜?


6.小红,小刚,小明的速度相同,小红从家到学校需要小时,小刚需要小时,小明需要小时,谁家离学校最远?


7.有学生46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男女生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第三单元复习

填空
1、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写成最简分数是()
千米=()千米=()米
1千克50克=()千克=( )千克
4、3连续加()个得6
5、0.5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写成最简分数是()
6、千米=()千米=()米 1千克80克=()千克=( )千克
7、5连续加()个得10
8、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1,这两个数是()和()
9、三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0,这三个质数是()
10、100以内能同时被5和15整除的最大奇数是()最大偶数是()
1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52,它的最小倍数是()
12、所有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3、几个质数的连乘积是()
合数 B、质数 C最大公因数
14、甲是乙的15倍,甲乙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15、A和B、C是三个自然数,在A=BC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一定是B的倍数 B、A一定能被B整除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 D、一定是A的因数
16、A÷B=5,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7、A能被B整除,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18、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为10,这个真分数可能是()
19、如果a=2×3×5 b=2×3×3×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0、千米=()千米=()米
2千克580克=()千克=()千克
21、把约成最简分数,可以用27和36的公因数()约分()次,也可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约分1次,结果是()
22、一个最简分数分母与分子的差是3,这个真分数可能是()
23、6连续加()个得10.(算式)
24、甲数是乙数的15倍,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25、A÷B=5,(A、B不为0),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6、24、15、12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7、在、、、、、中,()是最简真分数。
2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29、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8,这两个数分别是()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0、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51,这个分数是()或()
31、8个减去2个,差是(),化简后是()
32、在1.67、、1.666……、1.6和1.567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两个数是()
33、a、b是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4、从4里面减去()个,差是。
3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4、这两个数可能是()或()
36、下列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B、 C、
37、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18,如果甲数是9,那么乙数是()38、A=B+ 1,(A、B不为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9、两个不同的质数,最小公倍数是()
40、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1、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 )个
写5个:
42、有吨大米,吃了,还剩下()
43、有吨大米,吃了吨,还剩下()吨
44、7吨450千克=()吨 500平方米=()公顷
4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这个数是(),它一共有()个因数。
4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2,这个数是()它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47、()÷50==10÷()=()(填小数),
===()÷72=()(填小数)
A=5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50、如果B÷12=A,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51、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相加的和是()
52、甲和乙都是质数,它们最小公倍数一定是(),最大公因数是()
53、A能被B整除,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54、1.a÷b=7,(b不等于0),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55、a和b是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56、1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57、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5,这两个数是( )和( )。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10,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58、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52,它的最小倍数是( )
59、所有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60、三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三个质数是( )
6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6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这个数是( )
二、应用题

同学们进行体操表演,每行占15人或16人,都正好成整行,有知人数在150-200之间,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



把一些苹果平均分给6个人剩下3个,平均分给9个人也剩下3个,这些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两根钢筋,第一根长36分米,第二根长3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且没有剩余的小段,每段最长几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有一条彩带,如果以9厘米为一段剪成若干段则余6厘米,如果以8厘米为一段剪成若干段则余5厘米,这条彩带至少是多少厘米?


有一批砖,每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至少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


教室长80分米,宽60分米,如果用地板砖铺地,从不浪费材料的角度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1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