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9年中考 精讲经练 科学·物理篇:专题12 欧姆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2019年中考 精讲经练 科学·物理篇:专题12 欧姆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14 17:02:07

文档简介

浙江2019年中考 精讲经练 科学·物理:专题12
欧姆定律
知识讲解
一、电 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三种常见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电路图是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 (1)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接线要画成横平竖直;
(3)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
(4)导线交叉处,如果是相连导线应以圆点表示。
4.串联电路特征
(1)电路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各用电器同时工作,彼此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控制作用与位置无关。
5.并联电路特征
(1)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用电器能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3)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
二、电 流
1.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
4.电流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
正确使用电流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保证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注意选择电流表合适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情况下,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流是否超过量程;
(4)不能把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
5.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6.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跟支路的电流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三、电 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R,基本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在长度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材料不同,电阻不同。温度对电阻大小也有影响。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时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接入电路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位置处,接线柱应选择“一上一下”。一个标有“1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它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其中“2 A”表示的意思是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_A。
四、电 压
1.电压的作用: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中如果没有电压就不会产生电流,电压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2.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用电器工作需要消耗电能,电源也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4.电压表: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
正确使用电压表: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2)必须保证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注意选择电压表合适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
5.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串联后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6.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的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五、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使电压发生变化;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使电阻发生变化。
六、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2.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
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
欧姆定律公式变形: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得到两个常用的变形公式U=IR 和R= 。
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 流
电 压
电 阻
分配规律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分压:=
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
分流:=
八、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R= 。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
3.电路图(如图所示)
/
4.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定要置于阻值最大处。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保护电路。

典型例题
例1 (2017·衢州中考)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例2 (2018·盐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小红按图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为寻找电路故障,小红用一根检测导线分别并联在灯L1或L2的两端,发现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没有任何变化。由此可以推断 ( D )
A.L1一定短路 B.L2一定断路
C.L1短路,同时L2断路 D.检测导线一定断路
例3 (2017·泰安)如图WK11-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D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例4 (2018·温州中考)如图甲是某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其身高、体重。小明利用某压敏电阻R及相关电路元件设计身高体重测量仪电路,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现要求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且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随身高、体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电路设计最合理的是( C )
/
//
例5 (2018·福建中考)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已经描在丙图中,请在图中画出Rx的I-U图线,由图可知Rx=__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4)电流表的电阻虽然很小,但也会影响本实验中Rx的测量结果,用丁图的电路进行测量可消除这个影响,R0为定值电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丁图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②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和电流表的示数I1;
③____________,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和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可得待测电阻Rx=__________(用U1、I1、U2和I2表示)。
答案:(1)如图所示
//
(2)电流表断路(或电阻Rx断路)
(3)5.5 如图所示
(4)③断开S2 ④-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呼和浩特)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2.(2018·达州)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3.(2018·福建中考)小明为养鸡场设计报警电路。养鸡场的前、后门分别装有开关S1、S2,动物闯入时开关会自动闭合。要求只要动物闯入任意一个门,电铃都能响起报警。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
/
4.(2017·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棒AB和BC连在一起接入电路,则( C )
A.UAB=UBC B.RAB<RBC
C.IAB=IBC D.UAB<UBC
5.(2018·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C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6.(2018·荆州中考)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接入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各表均有一定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下列正确的是 ( D )
A.V1示数变大,V2示数不变
B.V1示数变大,ΔU1>ΔU2
C.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D.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7 (2018·常州)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WK10-3所示,关于该小灯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中合理的是 ( A )
  A.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B.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C.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D.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8.(2017·泰州)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通电且不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图WK10-7中的( C )
/
9.(2018·南充)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 D )
A.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
10.(2017·嘉兴)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 ( C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小
11.(2017·宁波)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图乙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B )
/
/
12.(2018·襄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4∶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 C )
A.4∶3 B.3∶2 C.3∶4 D.3∶1
13.(2017·陕西)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R0为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温度为40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且均不变,R0为定值电阻(阻值已知),R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是 ( D )
/
15.(2017·临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 V时,其电阻值为10 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 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 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 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 A
解答题
1.(2018·杭州中考)科学史上有这样一段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佳话,“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
(1)伽伐尼在经历了“蛙腿抽动”这一偶然发现之后,重复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______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3)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伽伐尼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实验__________(选填“支持” 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4)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化学作用引起的,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图为一个伏打电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其正、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排除偶然因素 (2)电 (3)不支持
(4)化学 先用一根导线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金属板A相连,再用另一根导线的一端与金属板B相连,此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金属板A是正极 ,若电压表反向偏转,说明金属板B是电池的正极
2(2017·丽水)小科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2.5
2.0
1.5
1.0
电流I/A
0.22
0.20
0.17
0.13
电阻R/Ω
11.36
8.82
7.69
/
(1)表中第2次实验时,小灯泡电阻为    Ω。?
(2)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像(如图WK11-7所示),正确的是    。?
/
(3)小科发现第3、4两次实验小灯泡不发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若此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你认为该故障是        。?
答案:(1)10 (2)A (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4)小灯泡断路
(解析) (2)随着电压的增大,灯丝的温度升高,而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不是直线,故A正确。
(3)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第3、4两次实验中电压低,电流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达不到灯泡的发光功率,所以第3、4两次实验中小灯泡不发光。
(4)灯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部分之外的电路不存在断路,综合分析可知,电路故障是小灯泡断路。
3.(2015·杭州)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阻值与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WK11-20甲所示,在图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 V,定值电阻R2=20 Ω,求:
(1)当被检测者未饮酒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气体浓度达到20 mg/100 mL但不足80 mg/100 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80 mg/100 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属于哪一种酒后驾驶。
(3)工作电路能够把酒精气体浓度变化转换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选择电表示数大小变化与酒精气体浓度大小变化一致的仪器,你认为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
/
解:(1)当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1的电阻为60 Ω,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
R=R1+R2=60 Ω+20 Ω=80 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
??
??
=
8 V
80 Ω
=0.1 A,
则电压表示数为U1=IR1=0.1 A×60 Ω=6 V。
(2)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由公式I=
??
??
得:
R1'=
??
??'
-R2=
8 V
0.2 A
-20 Ω=20 Ω,
由图甲可知,此时被检测者的酒精气体浓度为0.3 mg/mL,即30 mg/100 mL。
因为20 mg/100 mL<30 mg/100 mL<80 mg/100 mL,所以被检测者属于饮酒驾驶。
(3)电流表/
浙江2019年中考 精讲经练 科学·物理:专题12
欧姆定律
知识讲解
一、电 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三种常见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电路图是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 (1)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接线要画成横平竖直;
(3)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
(4)导线交叉处,如果是相连导线应以圆点表示。
4.串联电路特征
(1)电路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各用电器同时工作,彼此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控制作用与位置无关。
5.并联电路特征
(1)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用电器能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3)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
二、电 流
1.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
4.电流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
正确使用电流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保证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注意选择电流表合适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情况下,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流是否超过量程;
(4)不能把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
5.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6.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跟支路的电流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三、电 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R,基本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在长度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材料不同,电阻不同。温度对电阻大小也有影响。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时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接入电路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位置处,接线柱应选择“一上一下”。一个标有“1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它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其中“2 A”表示的意思是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_A。
四、电 压
1.电压的作用: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中如果没有电压就不会产生电流,电压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2.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用电器工作需要消耗电能,电源也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4.电压表: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
正确使用电压表: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2)必须保证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注意选择电压表合适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
5.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串联后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6.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的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五、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使电压发生变化;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使电阻发生变化。
六、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2.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
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
欧姆定律公式变形: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得到两个常用的变形公式U=IR 和R= 。
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 流
电 压
电 阻
分配规律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分压:=
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
分流:=
八、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R= 。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
3.电路图(如图所示)
/
4.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定要置于阻值最大处。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保护电路。

典型例题
例1 (2017·衢州中考)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例2 (2018·盐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小红按图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为寻找电路故障,小红用一根检测导线分别并联在灯L1或L2的两端,发现两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没有任何变化。由此可以推断 (   )
A.L1一定短路 B.L2一定断路
C.L1短路,同时L2断路 D.检测导线一定断路
例3 (2017·泰安)如图WK11-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例4 (2018·温州中考)如图甲是某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其身高、体重。小明利用某压敏电阻R及相关电路元件设计身高体重测量仪电路,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现要求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且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随身高、体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电路设计最合理的是(  )
/
//
例5 (2018·福建中考)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已经描在丙图中,请在图中画出Rx的I-U图线,由图可知Rx=__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4)电流表的/电阻虽然很小,但也会影响本实验中Rx的测量结果,用丁图的电路进行测量可消除这个影响,R0为定值电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丁图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②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和电流表的示数I1;
③____________,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和电流表的示数I2;
④可得待测电阻Rx=__________(用U1、I1、U2和I2表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呼和浩特)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2.(2018·达州)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3.(2018·福建中考)小明为养鸡场设计报警电路。养鸡场的前、后门分别装有开关S1、S2,动物闯入时开关会自动闭合。要求只要动物闯入任意一个门,电铃都能响起报警。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
4.(2017·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棒AB和BC连在一起接入电路,则(   )
A.UAB=UBC B.RAB<RBC
C.IAB=IBC D.UAB<UBC
5.(2018·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6.(2018·荆州中考)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接入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各表均有一定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下列正确的是 ( )
A.V1示数变大,V2示数不变
B.V1示数变大,ΔU1>ΔU2
C.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D.V2示数变小,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7 (2018·常州)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WK10-3所示,关于该小灯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中合理的是 (   )
  A.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B.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C.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
D.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
8.(2017·泰州)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通电且不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图WK10-7中的(   )
/
9.(2018·南充)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
10.(2017·嘉兴)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 (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小
11.(2017·宁波)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图乙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
/
12.(2018·襄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4∶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 (   )
A.4∶3 B.3∶2 C.3∶4 D.3∶1
13.(2017·陕西)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R0为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温度为40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且均不变,R0为定值电阻(阻值已知),R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是 (  )
/
15.(2017·临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 V时,其电阻值为10 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 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 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 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 A
解答题
1.(2018·杭州/中考)科学史上有这样一段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佳话,“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
(1)伽伐尼在经历了“蛙腿抽动”这一偶然发现之后,重复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______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3)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伽伐尼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实验__________(选填“支持” 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4)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化学作用引起的,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图为一个伏打电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其正、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2.5
2.0
1.5
1.0
电流I/A
0.22
0.20
0.17
0.13
电阻R/Ω
11.36
8.82
7.69
2(2017·丽水)小科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
(1)表中第2次实验时,小灯泡电阻为    Ω。?
(2)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像(如图WK11-7所示),正确的是    。?
/
(3)小科发现第3、4两次实验小灯泡不发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若此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你认为该故障是        。?
3.(2015·杭州)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阻值与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WK11-20甲所示,在图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 V,定值电阻R2=20 Ω,求:
(1)当被检测者未饮酒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气体浓度达到20 mg/100 mL但不足80 mg/100 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80 mg/100 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属于哪一种酒后驾驶。
(3)工作电路能够把酒精气体浓度变化转换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选择电表示数大小变化与酒精气体浓度大小变化一致的仪器,你认为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