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冀教版
班级: 姓名: 分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ū xiào shēn yín hú li bǐ yí
cháng yàng duō suo róng hé mǐn jié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偏僻(pì bì) 捻(niǎn niàn)子
筹(chóu cóu)备 蹿(chuàn cuàn)出
烘干(hōng hǒng) 放肆(sì lǜ)
三、比一比,再组词。(4分)
便( ) 嚷( ) 搂( ) 展( )
鞭( ) 壤( ) 篓( ) 碾( )
四、选择关联词填空。(10分)
如果……就…… 无论……都…… 宁可……也……
既然……就…… 不但……而且…… 尽管……还是……
(1)( )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 )坚持在野外工作。
(2)帝国主义国家( )阻挠清政府的修路计划,( )要挟清政府。
(3)(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
(4)清政府( )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 )不再过问。
(5)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五、句子乐园。(6分)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修改病句。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事物啊!
(2)姥姥的病经医生精确的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3)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立刻安静下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卜算子·咏梅》 代诗人 写的。表达了他郁闷愁苦的心情的诗句是 、 。
2.金黄色石粉凝成的池边,像 ,将这些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恰似 ,还有 、 、 ……
3.《世界儿童和平公约》以 的形式向成人世界宣布了孩子们的渴望---- 、 。
七、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 )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八、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 保佑他 救救他 开开恩吧 她一面自言自语 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给短文不上漏掉的标点符号。(3分)
2桑娜寻思着什么?轻用“ ”画出来。(2分)
桑哪家很穷,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桑娜家穷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说明桑娜人 (1分)
(二)星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度过的。星光灿烂的山村夏夜真迷人,我们常常来到村头河边的草地上数星星。你看哟,满天星星都一眨眼一眨眼地瞅着大伙笑,我们满心欢喜夜夜陪伴自己的星星。
一个夏夜,我和小伙伴又在河沿上数星星玩。那时,正是麦苗拔节的时候,由于天旱,晒了一天的麦苗耷拉着脑袋。当时刚解放,我们各家都分得了土地,我们是多么盼望自家的庄稼长得壮啊!于是,我这个“孩子头”就请伙伴们在河堤上扒了一个口子,把河水引进了我家的麦田。
可是,就在我埋头垒引水道的时候,随着“腾腾腾”的脚步声,我屁股上重重地挨了一巴掌,我回头一看,是母亲。我有点委屈地说:“妈,我是在给咱家的麦苗灌水哩!”母亲生气地说:“快把口子给我堵上!”
望着我家田里的麦苗吸着水,好像在伸腰,我央求说:“妈,再灌一会儿吧!…不行。”母亲说,“咱家的地在上游,河里的水不足,得让下游的人先浇!”老人的话就是命令,我们只好一声不响地把口子堵上,母亲这才笑眯眯地走了。
一会儿,母亲提来一壶甜菜熬成的糖水,赏给我们每人一碗。山村的孩子,喝上一碗甜水就是最高的奖赏了。在我们喝甜水的时候,母亲轻言慢语地说:“遇事儿,不能先想着自己,你们这群孩子整夜整夜仰着脖子数星星,就不看人家星星你照着我,我照着他,大家都亮晶晶,多美啊!人哪,也该这样。要是心眼里没有别人,难免会变成长尾巴的星星从天上掉下来!呶,你们看,那甜水里可藏着星星哩!”于是,我们好奇地看看碗里的水,真的!每人碗里的水面上都闪烁着几颗星星。
母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我母亲是一位没进过学校门的农村妇女,她在穷山沟里生活了一辈子,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见过火车是啥模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懂“天文地理”的母亲,却在星星身上发现了哲理,并用来点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母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位教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
2.母亲从星星身上发现了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句子,用“~~~~”画出来。(2分)
3.母亲为什么要赏我们喝甜水? (2分)
4.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的段意。(3分)
5.你觉得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分)
九、作文。(30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曹操……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写一下你们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参考答案:呼啸 呻吟 狐狸 鄙夷 徜徉 哆嗦 融合 敏捷
二、
参考答案:pì niǎn chóu cuàn hōng sì
三、
参考答案:方便 鞭子 叫嚷 土壤 搂在 竹篓 展开 碾压
四、
1.参考答案:无论……都……(解析: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无论……都……”)
2.参考答案:不但……而且……
3.参考答案: 既然……就……(解析:这句话前面半句是说的是原因,后面半句说明结果,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既然……就…… ”)
4.参考答案:如果……就…… (解析: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属于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就……”)
5.参考答案:宁可……也…… (解析:两分句列出两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属于选择关系。所以用“宁可……也……”)
五、
参考答案:饼干丁被老人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参考答案:地方是领地。(解析:缩句只要“主语+谓语+宾语”其它的全部不要)
3.参考答案: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值得赞美。(解析:原句是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4.(1)参考答案:“事物”改为“人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这一句用词不当,应该把“事物”改为“人物”。)
(2)参考答案:“精确”改为“精心”。(解析: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精确”改为“精心”。)
(3)参考答案:去掉“立刻”。(解析:这句话词语重复,应该去掉“立刻”。)
六、
参考答案:1.南宋 陆游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2.一圈圈金色彩带 葫芦 镰刀 圆圆的脸盆 盛开的莲花 月牙形的 马蹄状的 豆角样的 3.诗歌 呼唤世界和平,祈祷人类的幸福。(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对作品的作者、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七、
参考答案:4 2 5 1 6 3(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仔细阅读句子,这段话是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月亮湾——月亮湾的后面——月亮湾的前面有河——河上——河里——岸上”按照顺序依次是:4 2 5 1 6 3)
八、
(一)
参考答案:,“ ? ,,,!”,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在句中用逗号,语言用冒号和双引号。问话用问号。)
参考答案: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仔细阅读文段,在第二句“桑那沉思着”后面就出现了答案。
参考答案: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文段第二、第三句中概括)
4.参考答案:心地善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结合自己对短文主旨的理解,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行。)
第一句。(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仔细阅读问答U呢,围绕第一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来具体地回忆六年的学习生活。所以第一句话是中心句。)
4.参考答案:六年的学习生活,难道不像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吗?(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意思不变,但语气更加强烈。这句话改为反问句可以加上反问词“难道”,加上否定词,句末加上“吗?”)
(二)
1.参考答案:比喻,把母亲比喻成我的教师,教授我生活的道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母亲比喻成我的教师。)
2.参考答案:遇事儿,不能先想着自己,你们这群孩子整夜整夜仰着脖子数星星,就不看人家星星你照着我,我照着他,大家都亮晶晶,多美啊!人哪,也该这样。要是心眼里没有别人,难免会变成长尾巴的星星从天上掉下来!呶,你们看,那甜水里可藏着星星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短文第五自然段“在我们喝甜水的时候,母亲轻言慢语地说”后面就出现了答案。)
3.参考答案:“母亲”认为“我”只考虑到自己家里的地,不管不顾下游的农田,所以打“我”。后来“我”改正了错误,所以“母亲”赏我们糖水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概括。)
4.参考答案:第一段:(1—4)我率领小伙伴垒引水道,被母亲给堵上。第二段:(5)母亲通过星星告诉我道理。第三段:(6)母亲对我的人生启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能力。概括段意的方法,基本方式“谁在干什么结果怎么样”如第一段“谁”就是我和小伙伴,“干什么”是垒引水道。“结果”是被母亲堵上。)
5.“母亲”是一个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结合自己对短文主旨的理解,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行。)
九、
【范文】
我眼中的诸葛亮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认识,对自己的偶像诸葛亮进行了赞美和讴歌。送列举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真是一篇不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