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冀教版
班级: 姓名: 分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ú cí cāng sāng cán kuì jiàn kāng
nú lì lún dūn shǔ yú lián ǒu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瀑(pù bào)布 诅咒(zòu zhòu)
哭泣(qì lì) 污垢(gòu hòu)
徘徊(huái huí) 倔强(qiàng jiāng)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 ) 蔚( ) 患( ) 嫁( )
喉( ) 尉( ) 窜( ) 稼( )
四、选择关联词填空。(10分)
因为……所以…… 不管……总…… 与其……不如……
既然……就…… 不仅……而且…… 只有……才……
1.威尼斯的小艇( )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是这座水上城市的一道风景。
2.( )让自己独享美丽的花朵,( )和大家分享。
3.( )每个人心存善意,世界( )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4.( )怎么拥挤,船夫(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5.( )家家户户的花朵都朝外开,( )让行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五、句子乐园。(6分)
1.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
改成“把”字句: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改成转述句:
4.修改病句。
(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诱烽火传递信息了。
(2)小明和小刚在上学的路上,他问他下午课外活动要干什么。。
(3)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带领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代诗人 写的。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
在我们共同拥有的蔚蓝色星球上,有一块高高隆起的第三极—— 。那里有 、 、 ……还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圣殿—— 。《布达拉宫》
为了 ,为了 ,为了 ,邱少云像 ,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
七、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7分)
( )临死前,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 )他经常说:“世界上还有什么动物比蛇更可爱呢?”
( )有一天,一条金环蛇爬到他的家里。
( )半夜里,金环蛇像铁绳子似的将他缠住了。
( )他热情地接待了蛇,晚上,让它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
( )他呼吸困难,快要死了。
( )有那么一个人,他是蛇年生的,对蛇特别喜爱。
八、阅读理解。(13分)
(一)课内阅读。
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文中照应题目的句子是哪句?用“_____”画出。(1分)
2.从“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这样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回答时用上“要想……就得……”)(2分)
请你想象一下省略号省略的内容。(2分)
4.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1分)
(二)深深的忏悔
总也难忘那个小女孩儿,那个被我伤害过的极可爱的小女孩儿。
那还是二十年前,我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一个奇妙的设想”。在收上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了不少想象力极丰富的文章。但也有一篇让我看了极为恼火,这就是那个小女孩儿写的,她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
怪了!苍蝇明明是人人讨厌的玩意儿,她却想入非非地要把它们变成蜜蜂。这还得了?荒唐!荒唐透顶!于是,气恼的我甚至没有细细地看完全文,就恶煞地批道:荒唐!不成立!请考虑重写!于是她哭了,哭得挺伤心。我也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于是,就在前不久,就在过了整整二十年后,我却突然发现了我当年的过错是多么的深重!多么的不可饶恕!
那是一个宁静的黄昏,一个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人在闲谈聊天时告诉我,在澳大利亚的纸币上——面值50澳元的纸币上印着苍蝇!我顿时吃了一惊!并猛然想起了二十年前那篇作文。天!那个意欲把苍蝇变成蜜蜂的作文不仅不是痴人说梦,而且恰恰是一个极美丽的预言。
放眼当今世界,不是真的有人把苍蝇印在纸币上了吗?这至少意味着,在澳大利亚,面目可憎的苍蝇的确变了,变得一如”美不胜收”的蜜蜂了。
我请教那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他稍加解释,我立刻茅塞顿开。
原来,澳大利亚极干净,苍蝇所爱好的“传统环境”——脏与臭,在那里根本不存在。既然无此种生存环境,也就不见了“传统型”的苍蝇。换言之,按老传统,苍蝇与垃圾腐物为伴的,可是在澳大利亚,由于人们的严格管理,那里根本就找不到垃圾与腐物,环境干净程度堪称世界第一!自然,一旦苍蝇找不到赖以生存的垃圾与腐物,也就不得不转而飞向草原森林!转而以那里的植物液汁为食,以那里的野果嫩叶为食,久而久之,它们的生活习性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不再因为肮脏而让人深恶痛绝,反而有了蜜蜂般的业绩。试想,当它们为庄稼树木传授花粉时,难道不是莫大的功劳吗?
于是我又想起了那女孩儿的作文: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这本是一个无比神圣的美丽企盼,可我却偏偏判了它的死刑。那孩子的思路其实很对,也完全合乎逻辑,这就是:只要苍蝇不再与垃圾为伴,它们就准能变成蜜蜂。多么美好的设计,花似的;多么甜美的设想,蜜似的。
她现在在哪儿?还记得这件事吗?啊,那个美好的天使般的小女孩儿!
自然,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才发现并认定,原来——像蜜蜂一样,永远在阳光下飞翔着的,是孩子美丽的心灵。在无以名状的深深地忏悔之后,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只为了孩子们那极美丽的心灵。
1.“忏悔”即“认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的意思,文中老师因什么错误而“深深忏悔”呢?(2分)
2.文中有一句写老师发现自己错了,对小女孩儿的作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的话,这句话同时运用了比喻和对偶。请找出来。(2分)
3.文中的老师经过忏悔,得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结论,这是怎样—个结论呢?(1分)
4.按下列要求或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在横线上。(2分)
(1)表明”我”思想开通,立刻明白了道理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表明对苍蝇喜爱和憎恶之情的成语:_____ 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最喜欢
要求:
1.先补充完整题目
先写“”最喜欢的是谁?再具体写一件典型的示例。
3.写出喜欢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参考答案:鸬鹚 沧桑 惭愧 健康 奴隶 伦敦 属于 莲藕
二、
参考答案: pù zhòu qì gòu huái qiàng
三、
参考答案:猴子 咽喉 蔚蓝 中尉 患难 窜出 出嫁 庄稼
四、
1.参考答案:不仅……而且……(解析: 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属于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但……而且……”)
2.参考答案:与其……不如……(解析:两分句列出两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属于选择关系。所以用“与其……不如……”)
3.参考答案:只有……才…… (解析:前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只有……才……”)
4.参考答案:不管……总……(解析:前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不管……总……”)
5.参考答案: 因为……所以……(解析:这句话前面半句是说的是原因,后面半句说明结果,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
五、
1.参考答案:外祖父把一块手绢递给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2.参考答案:这清白的梅花,不是玷污得的(解析:原句是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3.参考答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对我说让我把它放回湖里去。
4.(1)参考答案:“利诱”改为“利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这一句用词不当,应该把“利诱”改为“利用”。)
(2)参考答案:第一个他改成“小明”第二个他改成“小刚”。(解析:这句话语病是指代不明。应该把第一个他改成“小明”第二个他改成“小刚”。)
(3)参考答案:“带领”改为“诱使”。(解析:这句话的语病用词不当,应该把“带领”改为“诱使”。)
六、
参考答案:1.[宋]辛弃疾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2.青藏高原 傲立的雪峰 静默的圣湖 炫目的蓝天 布达拉宫 3.整个班 整个潜伏部队 这次战斗的胜利 千斤巨石一般 比喻 修辞(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掌握能力。对作品的作者、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七、
参考答案:7 2 3 5 4 6 1(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仔细阅读句子,这段话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蛇年出生,非常喜欢蛇——蛇进家——他善待蛇——与蛇同住——被蛇缠住——临终醒悟——死了”按照顺序依次是:7 2 3 5 4 6 1)
八、
(一)
1.参考答案: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因为这篇课文的的课题是“唯一的听众”所以答案可以从文中找到有“唯一的听众”的字眼的句子。仔细阅读文段在文中“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就是答案。
参考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文中的“两臂累得又酸又痛 ,汗水湿透 了衬衣”看出他练琴是遇到的困难。也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3.参考答案:提示:老人用眼神对“我”的鼓励和关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结合自己对短文主旨的理解,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行。)
参考答案: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仔细阅读文段在第一句“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的后面就给出了答案,“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二)
1.参考答案:老师因为对小女孩儿的一个无比神圣的美丽期盼判了死刑而深深忏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文中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又想起了那女孩儿的作文: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后面就给出答案了“这本是一个无比神圣的美丽企盼,可我却偏偏判了它的死刑。” )
2.参考答案:多么美好的设计,花似的;多么甜美的设想,蜜似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仔细阅读第九段的内容,在最后一句就出现了答案“多么美好的设计,花似的;多么甜美的设想,蜜似的。”
3.参考答案:原来——像蜜蜂一样,永远在阳光下飞翔着的,是孩子美丽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全文,可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才发现并认定,”后面接着出现了答案“原来——像蜜蜂一样,永远在阳光下飞翔着的,是孩子美丽的心灵。”)
4.参考答案:(1)茅塞顿开 (2)美不胜收 深恶痛绝(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来分析、解释。)
九、
【范文】
我最喜欢我的妈妈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有人喜欢自己的爸爸,有人喜欢自己的好朋友,有人喜欢自己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一张小嘴巴。微笑时嘴角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妈妈个子不高,瘦瘦的,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在我心里,妈妈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人。因为她就知道让我学习、学习、再学习。记得四年级暑假里的一天,我好不容易把作业写完了,准备去外面玩玩。刚要出门的时候被妈妈看到了。她问我去干什么,我如实告诉了她。“作业写完了吗?”妈妈严厉的问道。“写完了。”我回答。“那你就不会看看书吗?就知道玩儿。”在一旁的爸爸说话了:“既然孩子写完了,就让去玩玩嘛,孩子嘛,不玩怎么行。”“那你问她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不好?还不都因为她不好好学?去,回屋看书去。”我被吓得像一只遇到猫咪的小老鼠,赶快回屋了。从那以后,我就更不喜欢我的妈妈了,甚至可以说开始讨厌她了。
有一次,我在玩电脑时,无意间打开了妈妈的文件夹,其中有一封信。由于我当时很好奇,就打开看了一下。那是一封妈妈写给姐姐的信。信上写的,都是妈妈的心里话。妈妈说:这么多年来,她整天忙着上班、做家务,一直没有时间用关心我们。很多时候,她只是把我们丢给书本,希望我们能通过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去学习体会读书和做人的道理......,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原来妈妈是那么的爱我们,而我却误会了她。那天晚上睡觉前,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我以前净惹您生气,请原谅我。”妈妈说:“没事儿,我很高兴,因为你长大了。”妈妈笑了,我看到她眼里有泪光在闪动......
从那以后,我渐渐改变了自己对妈妈的看法,我越来越喜欢她了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文章。作者从“在我心里,妈妈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人。”入手。到后来在电脑中看到妈妈给姐姐的信后心里有了不变化“ 从那以后,我渐渐改变了自己对妈妈的看法,我越来越喜欢她了 ”这篇文章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