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训练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知道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形成的影响。
2. 掌握伯利克里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会歌歌词(节选)
歌词中所提到的地方犹如人间仙境,它是谁,究竟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地理环境
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1)特点:
知识点一 希腊城邦
(2)影响:
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爱琴海——文明的摇篮
2.爱琴文明
(1)城邦的含义
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上午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2)城邦的特征
小国寡民
城邦是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3.希腊城邦
(3)最大的城邦
斯巴达
(4)城邦的人员
①分类: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②公民的权利: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③非公民的权利: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④关系: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
有人说:斯巴达是野蛮的民族,他们杀人成性!
也有人说:斯巴达是刚毅的民族,他们成就了斯巴达精神!
古代斯巴达勇士出征时,母亲送给儿子的临别赠言:“带着你的盾牌回来,或者死在上面!”
全盛时期的执政官伯里克利
知识点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
1.民主制的形成
2.民主制的高峰
(4)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利克里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
(1)伯利克里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5)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帕卡迪还参加了对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的罪名被告上法庭。法庭上,苏格拉底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卡迪根本听不懂,但他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他被激怒了,决定举手投他有罪!结果,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从这一幕,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缺点?
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你怎样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积极方面: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极盛,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被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消极方面(局限性):
①它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②缺少一定的制约机制,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滥用民主权利。
雅典民主制具有双重性,
少数人的民主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
知识点三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1.崛起
2.亚历山大东征
击败波斯帝国
攻占地中海东岸
(1)开始:
公元前334年
(2)过程:
进入埃及
进入两河流域
灭亡波斯帝国
(3)结果: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公元前356年——前323年),古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20岁继位,就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亚,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公元前323年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东方七国领土总和,其个人征服领土超过成吉思汗本人征服领土面积。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侵略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4.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交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 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筹备远征阿拉伯半岛时突然病亡,时年33岁。由于帝国初建,体制尚不完善,且亚历山大年富力强,未曾考虑和安排继承问题,所以他留下的权力真空无人能够填补。中央权力迅速解体,各地总督拥兵自立,为争夺亚力山大的遗产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
至公元前301年。帝国已分裂为一些独立的王国,其中以亚历山大部将建立的托勒密王国(公元前305—30年),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12—64年)和马其顿王国最为强大。
希腊城邦
环海、多山、多岛屿
民主政治
高峰:公元前5世纪
人物:伯里克利
内容:公民大会,津贴制度
不足: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崛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
扩张:地跨欧、亚、非
影响:侵略;促进交流
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城邦和压力山大帝国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公民和非公民:统治与被统治
1.它有曲折的海岸线,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拥有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它是 ( )
A.古巴比伦 B.古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2.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发展到“民主政治顶峰”。此时的执政者是( )
A.胡夫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汉谟拉比
3.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下边这一幅漫画反映了 ( )
A.《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D.分封制的实质
4.亚历山大东征,使两种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这两种文明是 ( )
A.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
B.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
C.西欧文明与北非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与古代印度文明
5.下列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征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B.将希腊文化传到东方
C.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