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ZJ八(上)
教学课件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摩擦起电及电荷间相互作用
一、摩擦起电
活动: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摩擦后,让玻璃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玻璃会吸引轻小的纸屑
1、带电现象:
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例: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
,
而具有了
的性质。
电
吸引轻小物体
2、实质:
物质→分子→原子
原子核:
电子:
带正电(质子)
带负电
原子结构:
思考:摩擦后的玻璃棒是怎么带电的呢?
实质: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一、摩擦起电
4、静电:因摩擦起电而聚集物体上的电荷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3、内容:
5、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
负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6、雷电现象:见
P122——阅读
活
动: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悬挂起来,分别用经过毛皮摩擦的另一个橡胶棒和经过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橡胶棒,你看到什么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1、
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理解:
例1:让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挂在细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原来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D
例1:
A、B、C、D
4个小球,A吸引B,A排斥C,C吸引D。如果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则一定带正电的是_____,一定带负电的是
_____
.无法确定是否带电的是_____.
AC
B
D
例2:有一带正电的物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
A
1.如果用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这表明小球
(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不带电
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C
跟进训练
2.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D
3.下列物体一定带正电的是
(
)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B.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C.失去电子的塑料棒
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
C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从此,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如:电子
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一、电流
1、形成: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
(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
相
反
+
+
+
+
+
-
-
-
-
-
电
池
如
何
使
灯
泡
发
光
?
3、金属导体电流形成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
金属导体中是电子(负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
。
相反
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
电源
——
连接各元件,输送电能
控制电路通或断
导线
——
开关
——
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用电器——
2、各元件的作用
二、电
路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
3、电路的状态
(1)开路:开关或某一处断开的电路
(断路)
(2)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闭合电路)
形成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通路(闭合电路)
①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危害:电源短路时会使电路中电流
过大而损坏电源,严重时造成火灾
(3)短路:
L1
L2
②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探究:若在灯L1的两端接根导线,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导致的结果: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
1、电路中的元件符号
三、电路图: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L
S或K
(1)用尺和铅笔
(2)横平竖直成矩形
(3)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上
(4)连线不中断
2、作电路图的要求
[判断]下面几个电路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你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
常见的电源
正极
负极
蓄电池
发电机
干电池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L1
L2
S
L1
L2
S
三、电路连接方式:
电路图应用
L1
L2
一、实物图和电路图的互化:
1、根据实物画电路:
B
A
画并联电路要点:
(1)电流方向:
(2)找分支点:分流点和汇流点(在实物图标明);(3)确定构成支路、干路元件。
练习:
2、根据电路连实物:
根据电路连实物的关键:(与画并联电路关键相同)
(1)电流方向:
(2)找分支点:分流点和汇流点(在实物图标明);
(3)确定构成支路、干路元件。
一、实物图和电路图的互化:
A
B
B
A
练习1:根据电路连实物
A
B
A
B
练习2:根据电路连实物
A
B
A
B
并联
串联
并联
1、下列图中的电灯属于哪种连接方式
L1
L2
L1
L2
L1
L2
S
S
S1
S2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1、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到两个连接点上的电路。(会区分干路和支路)
2、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①电流有二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一损俱损)
②支路上的用电器相互不影响
3、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某个支路的通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区分办法
有图时选择“电流流向法”判断电流路径的条数
无图时可选择“用电器干扰法”判断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影响。
例:图所示的电路中:
(1)如果要使A灯亮而B灯不亮,应闭合开关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
(2)如果要使B灯亮而A灯不亮,应闭合开关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
(3)如果要使A、B灯都不亮,只要断开开关_______。
S1、S3
S2
S1、S2
S3
S1
三、电路状态分析:
例1: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四、电路设计:
选择型电路设计
(方法一、逐一判断。关键:是否可实现需要的功能)
练1:右图是医院病房与护士值班室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1,护士值班室的灯L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2,护士值班室的灯L2亮。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