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
(学生用卷)
完成时间:40分钟 全卷g=10N/kg
一、单项选择题
1.(嘉兴中考)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一只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只手用力划桨(如图所示),此时的船桨是( )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距离杠杆
2.(梅州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要保持杠杆仍然平衡,可以( )
A.减少一个钩码
B.减少两个钩码
C.减少三个钩码
D.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
3.(天津中考)如图所示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4.(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一直是变大的
B.一直是变小的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铁球与轻杆AB焊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 )
A.27N B.45N
C.72N D.90N
6.(北京中考)下列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7.(江西中考)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图乙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图丙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图丙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8.(山东平原中考)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9.(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在已调节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左边挂一个钩码,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是( )
A.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
B.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
C.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
D.在位置6挂2个相同的钩码
1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二、填空题
11.(安徽中考)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如图甲所示,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如图乙所示,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11题图 12题图
12.(烟台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 。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武汉中考)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 杠杆,动力F= N。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4.(兰州中考)如图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为 N。
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5.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重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 N。
三、作图题
16.(无锡中考)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19题图
17.(山西中考)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所示),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
18.(无锡中考)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19.(襄阳中考)如图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匀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力F时,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
20.(大连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及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21.(兰州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五、计算题
22.(宁夏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
(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
(3)若O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
(教师用卷)
完成时间:40分钟 全卷g=10N/kg
一、单项选择题
1.(嘉兴中考)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一只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只手用力划桨(如图所示),此时的船桨是( )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距离杠杆
【解析】:皮划艇桨板的支点在它的末端,动力的作用点(人手)在它的中部,阻力的作用点在它与水的接触处,显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本题答案:B
2.(梅州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要保持杠杆仍然平衡,可以( )
A.减少一个钩码
B.减少两个钩码
C.减少三个钩码
D.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
【解析】: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L1=G×L2。当=F时,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由上式可得号F×L1=(G×L2)=×,得=或=,即减少两个钩码或把钓码向右移一个小格均可重新平衡。故本题答案:B
3.(天津中考)如图所示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瓶起绕着瓶盖上面与瓶起的接触点运动,故此处为支点,瓶盖对瓶起的压力垂直接触面向下,A、B中支点和阻力作用点错误,C中阻力的方向错误,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D
4.(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一直是变大的
B.一直是变小的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将木杆缓慢地由位置OA拉到位置OB,动力臂不变,阻力(重力)不变,阻力臂(L2)先变大,水平位置最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比较,动力先变大,后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本题答案:C
5.(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12kg铁球与轻杆AB焊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 )
A.27N B.45N
C.72N D.90N
【解析】:若施加在铁球上的力最小,则对应的力臂应该最长,如图所示,延长BO至球面,力F即为最小的力。已知轻杆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即r=AB,则力F的力臂L1=4AB,铁球所受重力G=mg=12kg×10N/kg=120N,重力的力臂L4=r=A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4AB=120N×AB,所以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45N。故本题选B
6.(北京中考)下列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解析】:撬棒、羊角锤、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均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而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本题答案:D
7.(江西中考)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图乙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图丙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图丙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解析】:胖和尚挑水时,将挑水的扁担看成一个杠杆,其支点是扁担与肩的接触点,水桶B向下沉,说明水桶B对扁担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大于水桶A对扁担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要保持水平平衡,由于桶和水的重力不变,对扁担的拉力不变,故要减小水桶B到肩膀的距离,因此需要将支点后移或将水桶B前移,即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或将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A、B正确;图丙中两个和尚抬水时,将小和尚的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作为支点,桶和水的重力为阻力且不变,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即减小对瘦和尚肩膀的压力,需要增大瘦和尚的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即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或将水桶往后移动一点距离,故C正确,D错误。故本题答案:D
8.(山东平原中考)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解析】:树枝对剪刀的力为阻力,树枝越往剪刀轴O处靠近,其阻力臂越短,即越省力,故A、B、C错误。本题答案:D
9.(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在已调节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左边挂一个钩码,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是( )
A.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
B.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
C.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
D.在位置6挂2个相同的钩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杠杆左端力的大小为G,力臂为8L。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6G,力臂为2L,则G×8L<6G×2L,故A错误;同理可得B正确,C、D错误。本题答案:B
1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解析】:从图示装置可看出,G1的力臂大于G2的力臂,即OA>OB,由于此时杠杆平衡、故有G1×OA=G2×OB。由于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当浸没在水中时,两物体所受浮力F相等,则杠杆两端受到的拉力分别为(G1-F)和(G2-F),则(G1-F)×OA-(G2-F)×OB=F×(OB-OA)<0,故(G1-F)×OA<(G2-F)×OB,所以杠杆不再平衡,B端下沉。故本题答案:C
二、填空题
11.(安徽中考)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如图甲所示,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如图乙所示,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11题图 12题图 13题图
【解析】:找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然后把数据代入公式F1L1=F2L2,可求解得,故本题答案:150N
12.(烟台中考)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 。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代入数据可得F=30N;当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时,由于重物G对杠杆向下的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两个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因此拉力F的大小不变。故本题答案:30N 不变
13.(武汉中考)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 杠杆,动力F= N。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该独轮车是一个省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1m=1400N×0.3m,可求出F=420N。若要更省力,可适当增大动力臂,如手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故本题答案:省力 420N 手向后移动一段距离
14.(兰州中考)如图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为 N。
14题图 15题图
【解析】:由图片测得:L1=3.00cm,L4=0.90cm,由F1L1=F2L2得:。故本题答案:450N。
15.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重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 N。
【解析】:O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G×OB=FA×OA,即120N×0.8m=FA×(1.2m-0.8m),解得FA=240N。故本题答案:240N
三、作图题
16.(无锡中考)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解析】:关于杠杆的力臂作图,首先根据实物的特点抽象出杠杆的支点,之后再抽象出动力与阻力及其作用点,确定力的作用线,画出杠杆的五要素。本题先找到支点,再画出力F1的作用线,最后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就是F1的力臂L1,答案如图所示。
17.(山西中考)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所示),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
【解析】:已知支点,从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重力的作用线,同理作出支撑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分别作它们的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答案如图所示。
18.(无锡中考)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解析】:从图中可知,支点为O,过O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所得垂线段为F2的力臂,要使作用在A点的力最小,则力臂应最大,过A作螺丝刀的垂线,方向斜向下,即为最小力。
19.(襄阳中考)如图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匀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力F时,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若要使动力最小,则动力臂要最长,在A点施加力,OA的距离最长,所以连接OA,然后作OA的垂线,方向向下;重力G的力臂是从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从O点向重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重力G的力臂L。
四、实验探究题
20.(大连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及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解析】:(1)杠杆右端下沉是右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无论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要向左调。(2)由于一次实验的数据具有偶然性,单凭一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不足为信的,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3)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等于杠杆上的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在实验中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4)设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0,每个钩码的重为G0。两侧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侧为3G0×3L0=9G0L0,右侧为4G0×2L0=8G0L0,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比右侧的大,左侧将下沉。故本题答案:(1)左 (2)不能 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3)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 (4)左
21.(兰州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解析】:(1)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分析多次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故本题答案:(1)左水平 (2)F1L1=F2L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
五、计算题
22.(宁夏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
(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
(3)若O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解析】:
(1)物体的重力G=mg=56kg×10N/kg=560N。
(2)过A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再过支点作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如图所示。
(3)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根据F1L1=F2L2可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