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15 15: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2 课 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数学好玩
新知探究
身高约等于双臂平伸的长度
身高大约是头长的7倍
身高大约是头长的4倍
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新知探究
一步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活动一
探究拳头的一周和脚长的关系。
测量工具
卷尺
测量方式
两个同学合作测量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握住拳头,用卷尺绕拳头一周,然后展开卷尺,读出数据,并将读出的数据记录下来。
1.测量拳头一周的长度
活动一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1)明确脚长的意义。
脚长指的是脚后跟到脚趾之间的长度。
2.测量脚长
(2)测量过程。
方法一 先在地面上画一条线,脚跟与这条直线的一端对齐,在紧贴脚尖处的地面做好记号,然后量出这个记号到脚跟记号的长度,就量出了脚长。如图:
活动一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2.测量脚长
(2)测量过程。
方法二 把脚跟对准直尺的O刻度线,脚尖对着刻度几,脚长就是多少,将读出的结果记录下来。如图:
活动一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3.整理记录结果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比较每名同学的拳头一周的长与脚长,发现每名同学的拳头一周的长与脚长大致相同。
活动一
新知探究
生1 生2 生3 生4
脚长
拳头周长
活动二
测量身体其他部位的长度,发现其中的特点。
测量范围
头长 一拃长 一步长 脖子一周的长度
腰一周的长度 双臂平伸的长度 身高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①解读一拃的意义。
一拃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如图:
1.测量一拃长
活动二
新知探究
②测量一柞的长度。
张开一只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把大拇指的指尖对准直尺的O刻度线,中指指尖对着刻度几,一拃就是几厘米长,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如图:
1.测量一拃长
测量过程
活动二
新知探究
测量过程
活动二
1.测量一拃长
测量其他部位的长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新知探究
生1 生2 生3 生4
头长
一拃长
一步长
脖子一周的长度
腰一周的长度
双臂平伸的长度
身高
测量过程
活动二
3.分析整理的数据,发现其中的秘密
根据测量数据得出:(1)伸开双臂平展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2)身高约是一挥长的9倍;(3)身高大约是头长的7倍。
新知探究
活动三
活动过程
我每步长约50厘米,上学时,数一数走了多少步,就能估计出我从家到学校有多远。我的身高是130厘米,如果我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我就知道这棵树一周的长度大约就是130厘米。
新知探究
活动四
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测量工具
卷尺和直尺
测量方式
估计和工具测量
新知探究
活动四
测量过程
(1)测量出自己一步的长度。
(2)从教室的前面走到教室后面,数出走多少步,估计出教毫的长是多少,并记录下来,以同样的方法估计出教室的宽。
1.估计
2.工具测量
以教室的一端为起始点,沿教室的一面墙为标准进行测量,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新知探究
活动四
测量过程
3.整理测量记录结果,填在表格中
新知探究
步测 卷尺测


活动五
找出身体上还有的“尺子”。
活动过程
1.通过实际测量,找出身体上的“尺子”。
2.通过其他途径,找出身体上的“尺子”。
(1)网络查询。
(2)书籍上查找。
(3)咨询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
新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