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
请欣赏:
“七子之歌”香港风景香港风景香港风景香港风景香港风景澳门风景澳门风景澳门风景澳门风景澳门风景 《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 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请问: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哪些地区?
澳门 香港 台湾 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 旅大( 旅顺—大连)
其中还有哪个地区还没有回到祖国怀抱?
答:台湾
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98年强租
新界99年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
门
问
题
由
来1、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C、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一、伟大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1、雏形: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
2、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九条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使“一国两制”有宪法保证
5、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指导方针
6、运用: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运用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委员长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解决台湾香港问题。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一国两制”的核心
以和平方式实现袓国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国两制”的实质:一个国“一国两制”的实现形式:
设立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海外热评“一国两制 ” “可以为未来的政治哲学开一个新纪元”,“足以开创未来世界的新局面” ——海外学者评价“天才的创造”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在紧张和对抗不幸地笼罩着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时候,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
——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 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完全统一
2、有利于港、澳、台地区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
3、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世界解决同类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典范“一国两制”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999年12月20日,中葡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重归祖国怀抱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二、香港澳门的回归——统一的成功实践为什么我国政府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香港是我国领土;香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自由港口。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都处于重要地位。
为保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不变。 “一国两制”就是根据它们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提出来的。想一想:香
港
问
题
由
来1898年租借新界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中英双方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
邓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解决 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并以威胁的口气说:“要保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小平同志立刻针锋相对地顶了回去。他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1984年,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2年10月至1983年6月中英第一阶段会谈。原则问题和程序问题。中国不接受关于英国同香港关系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是有法律依据的论点,强调谈判的主题是中国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
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中英之间就香港问题展开第二阶段谈判。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问题。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 回归十周年,世界权威机构评价香港
瑞士发布2007年“国际竞争力排行榜”,香港排名世界第二。
英国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调查,香港在亚洲区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日本发表“香港回归十年竞争力报告”,香港整体竞争力在50个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
美国公布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香港连续第1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如今回归后,繁荣昌盛的香港 香港回归十三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克服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等社会经济问题,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世界上最大的一百家银行四分之三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资本市值计算在亚洲排行第三……自1997年以来,香港已举行了三次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真正实现了“港人治港”。 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伟大的祖国始终是香港繁荣昌盛的坚强后盾。
——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从1571年起 ,葡人向广东官府交纳地租钱500两。1843年向清提出豁免每年500两地租银, 1845年葡萄牙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不再向清政府交纳每年500两地租银,1849年葡萄牙赶走清驻澳官员。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
门
问
题
由
来 19世纪80年代,葡萄牙强迫清签订不平等条约,正式承认了葡萄牙占领澳门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86年,中葡双方组成强力阵容,于6月、9月、10月举行了三轮会谈。
1987年3月,中葡双方在北京举行关于澳门问题的第四轮会谈,26日草签中葡联合声明。 澳门特首何厚铧 回首二十年岁月,澳门有许多值得骄傲的资本:本地生产总值由回归前连续4年的负增长,迅速实现正增长,回归后前十年的年均实质增速超过13%,去年达16.2%,整体经济驶上快车道;社会治安由回归前的“不靖”迅速转变为“良好”。 澳门旅游业 交通四通发达 市民居住环境优美 文化素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景不仅天上有,如今澳门似仙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前提)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因素)
(3)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及《基本法》 (法律依据)
(4)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5)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6)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已为许多国家所默认(时代潮流) 思考:为什么一百年前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 英国,四百年前(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却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使它们回归祖国?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历史告诉我们 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 1、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2、不做有损国格、不利于祖国统一的事
3、同破坏祖国统一的一切言行作斗争;
4、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本领;
5、长大后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第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提出者:邓小平内涵:意义: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2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 1997.7.1澳门回归 1999.12.20三、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1.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A.叶剑英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周恩来
2. 你认为现实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根本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两岸平等原则
C.坚持中共领导原则 D.坚持走社会主义
3.“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②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允许台湾同胞大陆探亲
③ 江泽民“八项主张” 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①②④课 堂 练 习 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
请回答:
①“三项条约”是指哪些条约??
②根据材料,说明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要收回整个香港地区。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07年中招)
材料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右图)
材料二: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文明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实力远在我们之上的而又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
(1)材料一中的场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
(2)材料二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之的是什么?对香港的未来做了怎样的展望? (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有哪些(3分)第24题参考答案 (1)1997年7月1日。(1分)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分)
一定要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香港的明天会更好。(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权利; 新中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决态度和坚定立场;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统一的历史大趋势。(每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打出三点即可得3分,多答不加分) 让我们共同祝愿
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