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图说历史,能说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基础史实。(重点)
2、通过研读材料,分析中美建交的原因。(难点)
3、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知道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
第一步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
时间:
会议:
意义: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国徽
乔的笑
第二步
中美建交
由敌对走向缓和、正常化
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
材料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伸出了手。
从20世纪50年代的拒绝握手到20世纪70年代的主动握手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四大步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
①试探之旅—
②旋风之旅—
③破冰之旅—
“乒乓外交”1971.4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7
1972.2
影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联合公报》
材料一:70年代美国还深陷在越南战争之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削弱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这一阶段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了…。
-----改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当代史》
问题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69年3月2日,中国和苏联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珍宝岛上发生冲突。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最终,中国军队获得胜利。之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正式破裂。
1、70年代美国处于美苏争霸劣势,为应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
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3、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进行战略转变。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还有巨大的分歧。而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从上述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当中,可以看出:
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本杰明·迪斯雷利
国家利益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台湾问题
解惑释疑
第三步
中日建交
时间
事件
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全方位外交
外交政策:
外交举措:
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大国是关键,
多边是舞台。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
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测
试
巩
固
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APEC的全称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