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集团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中美关系正常化
1.美国敌视新中国: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2.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美建交主要过程:
(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2)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斯诺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影响大球”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①“小球”、“大球”各指什么?
②“小球转动大球”是什么意思?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 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从建交公报中,你能看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
读材料,想问题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
时 间 中美建交过程—重大事件
1971.4
1971.7
1972.2
1979年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
我知道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中日建交
一.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
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
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二、全方位外交
1.背景:
2.举措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
中国在非洲的维和部队
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亚信峰会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行
2014年,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
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