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35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35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5 15: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23本课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明于隋唐时期刻书盛行、技术发展费工费时、利用单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问世时间:发明人物:印刷流程:北宋毕昇(shēng)胶泥刻字、烈火烧制、
排版固定、
融化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活字印刷术(胶泥刻字)木活字元王祯
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
铜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13世纪时传入朝鲜
后传入日本、东南亚
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
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指南针指南针战国时: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宋朝时:利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将磁针放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北宋末:航海应用指南针指南针指南针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唐朝:火药发明;唐末应用于军事宋元: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宋金战争使用火器;元朝发明火铳(chòng)。火药火药13世纪:火药和烟火传入阿拉伯地区
14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火药 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国发明的思索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发达的中外交通发达的中外交通宋朝综述航海技术进步,海路交通发达元朝综述陆路和海路交通扩大,开创中外交通的新局面陆路交通宋朝综述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综述丝绸之路;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修建四通八达的驿站;陆路西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往来方便海路交通宋元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展,为海路交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宋元航海家除使用指南针外,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海路交通宋代航海所至: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与五六十个国家有贸易关系。海路交通海路交通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与140多个多家建立贸易关系。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游记的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朝廷巡视江南各地,还在扬州做官。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中外交通 中外交通畅通发达,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中华文明、技术等传入西方,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受到中国统治者的重视。本课小结宋元时期科技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昇指南针:
司南—罗盘火药:宋突火枪—元火铳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和驿站海路:海上丝绸之路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