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一:考点记忆
Ⅰ.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结束标志?革命性质和任务?
【侵略与反抗】
1.什么侵略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及依据?什么侵略事件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导致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什么侵略事件是20世纪初的,且使得中国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启示是什么?
2.其中哪些反抗事件是农民阶级的?哪些是地主阶级的,又涌现哪些民族英雄?
3.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分别有何影响?
【近代化探索/向西方学习】
1.什么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指导思想是?领导阶级是?前期以什么为口号,创办什么类型的企业?后期以什么为口号,创办什么类型的企业?该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目的是?失败的原因?
2.什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导思想是?根本目的是?其中打击了封建官僚势力,有利于维新人士的内容是?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哪项内容?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是?机关刊物?该运动失败标志是?有何影响?
3.哪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什么巨变?该革命革命政党是?政权是?爆发事件及时间?高潮事件是?机关刊物?其指导思想/政治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失败原因是?
4.什么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阵地?口号是?前期核心思潮为?后期核心思潮为?其中,提倡新文学,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借“狂人”之口,控诉封建专制统治的的是谁?有何影响?
5.近代化探索的共同特点是?失败的原因是?启示是?
Ⅱ.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结束标志?革命性质和任务?
【NO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及为什么?性质?其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前期后期中心地点和主力发生怎样的变化?
2.什么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该事件诞生的时间、地点和标志是什么?
【NO2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学校是?校长?政治部主任?合作高潮?总司令?主要对象是谁?主要战场?北伐过程中出现的优秀名将是谁?
2.1927年在南京建立了哪一政权?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其垮台的时间为?共存在多少年?
【NO3国民十年对峙】
1.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指哪一时间的什么事件?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由此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该道路的思想是?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是?它的诞生与哪一事件有关?这支军队的军长和党代表分别是?
4.长征开始时间及地点?胜利时间及标志?其过程中召开了一场什么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NO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是何时何事件?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何时何事件?这场兵谏的领导者?目的?中国共产党派谁从哪一出发点如何解决的?
3.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由什么事件促成的?事件爆发的时间及影响?
4.日本侵华战争中曾屠杀过30万以上的中国无辜居民,该屠杀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事件?在此过程中,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到什么城市,作为战时陪都?
5.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顽强反抗,其中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指哪一战役?国民党第五战区在谁的领导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指哪一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来讨论战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何意义?
7.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时间?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决定性力量?
【NO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哪里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结果?
2.什么事件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进攻?领导者?主力部队?根据地?作用?
3.什么战役使东北全境解放?什么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什么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最终垮台?时间?
Ⅲ.社会主义革命/改造/改革
1.什么事件使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该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该事件的任务/目的/实质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实行的政策是?
2.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何时哪里实施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具体做法是?哪一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改革重点内容是什么?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哪一举措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开放的第一步是1980年设置了什么?其中“一夜崛起之城”是?最早被动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是?1988年有增设了哪一经济特区?1984年设置了?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二:考点运用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与该民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撞日舰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请问战争的结局是签订了什么条约? A.《 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3.“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该条款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轮船、洋枪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请问他评价的史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5.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6.下列人物中,在戊戌变法期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有
① ② ③ ④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嘉幸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创建兴中会 ③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创办黄埔军校
A. 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9.“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的“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1.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12.这次运动“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3.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
14.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15.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16.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 D.“打倒土豪,翻身做主人……”
17.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合作,不属于国共合作的是①北伐战争 ②井冈山会师 ③红军长征 ④抗日战争 ⑤三大战役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18.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19.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20.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21.“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心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 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2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属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
A B C D
23.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以下纪念场馆见证南京历史的是
A.中共一大会址 B.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C.长征胜利纪念碑 D.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24.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早晨,当日军进入市内时,完全没有遭遇抵抗。”“中国平民被集成一群一群的,反绑着手,押运到城外,用机关枪和刺刀集体的被屠杀。”该内容判决的日军暴行是:
A.旅顺大屠杀 B.柳条湖事件 C.南京大屠杀 D.扫荡抗日根据地
25.“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此次大捷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南京保卫战 D.淞沪会战
26.右图是1940年8月毛泽东对某一战役的估计,该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27.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是在1945年的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28.小明在学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之后,准备归纳一个专题名称,以下最不恰当的专题名称是 A.内战烽火 B.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C.血肉筑长城 D.国共第二次合作
29.“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D.重庆谈判
30.右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31.1948年10月,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副总司令范汉杰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千里跃进大别山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中,“?”应该填写
时间
开展地区
涉及人口
主要意义
1950~1952年冬
新解放区
3亿多
?
A.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空前解放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4.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5.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36.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刚
37.“一国两制”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38.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39.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40.(12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饱受屈辱,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断抗争,使中华民族取得独立,走向富强。请仔细阅读下列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阅读时间轴,把相应的空格处补充完整。(7分)
1 1 1 1 1 1 1 1
1840 1900 1911 1937 1945 1949 1956 1978(年)
观察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什么性质的国家?(1分)哪一重大事件改变了这一社会性质,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分)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什么历史新时期?(1分)这一时期形成了哪一重大理论?(1分)
③你从上列时间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得出什么认识?(1分)
4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1840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1901年被迫签订的“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2分)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2)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社会性质是什么?(1分)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其胜利的标志是什么?(1分)
(4)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要求:写出时间和事件名称,2分)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的目标是什么?(1分)
42.在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上,发出了许多代表时代主题的“声音”。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新纪元的宣告: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董必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
上述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两件开辟新纪元的事件?(2分)
民主革命的呐喊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
“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毛泽东
(2)“霹雳一声暴动”的呐喊为中国开辟了哪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分)为了“还我河山”建立“民族阵线”,中共摒弃前嫌促成了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1分)
探索时期的回声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 荣毅仁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党的总路线
(3)荣毅仁提到的“失去剥削所得,人人富裕”的改革的实质是什么?(1分)1958年总路线导致了当时哪些失误的产生?(举一例即可,1分)
转折的佳音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为了粉碎了敌人新的围攻······必须彻底纠正过去军事领导上所犯的错误,并改善军委领导方式。”——1935年 张闻天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1978年邓小平
(4)材料反应了党历史上哪两次转折性会议?(2分) 1978年党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
(5)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事迹,谈谈你的认识。(1分)
三:我的盲点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