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15 22: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那请问同学们唐朝时是不是真的有人去天竺求取真经?真实的历史又是如何的呢?当时的唐朝对外交往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环节一,候课导入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 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了解唐朝与新罗的交往。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重点: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唐朝与印度的交往目 的到达地方意 义 优秀品质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学习佛经传播中国的文化(佛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中国天竺(印度)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环节二,小组分工,完成表格,整体把握新知 唐朝与新罗的交往崔致远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为中朝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拓进取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简介环节三,点拨释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环节三,点拨释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政


响开元通宝日本货币货币生活中的历史经


响生活中的历史文字賦て古原草見送る
離は元に草、歳を栄枯。野火は尽きない、春風が吹いてまた生。遠芳一は古道、晴れ翠は荒城を迎えて。王孫を送って、萋萋満別れの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咏鹅
ガチョウのガチョウガチョウ、曲の向天歌。白毛浮きし、红掌ダイヤル栄枯文


响生活中的历史书法文


响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炜,又称三藏法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探险家、佛学大师、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西行5万里,历时19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架起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唐西域记》。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国力( )经济( )
交通( )
文化( )
实行对外( )的政策 强盛 繁荣发达开放 昌盛 基础条件 一些杰出人物的不畏艰险,执着追求。难点突破——读材料填空
唐朝时期,西北各族首领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对外交往十分活跃,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文成公主进藏等。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今天的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政治:
稳定的政治局面,
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经济:
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文化:
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日本新罗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双向交流
对外开放天竺诗人崔致远国家 事件 特点 环节四,巩固提升1、(2017·黑龙江大庆·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郑和 B3、(2017·四川成都·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C4、(2017·山东青岛·11)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2、(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4)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A基础训练能力提升: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 “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唐朝(唐玄宗)传授佛经,传播唐朝文化前后六次东渡日本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熟记新知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唐朝;
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高僧玄奘最杰出,历经艰险到天竺,
西天取经有功绩,述成《大唐西域记》歌谣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