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15 21: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35小题,1-30题每小题1.5分,31-35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4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条。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A.62 条 B.63 条 C.64 条 D.66条
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粒,但是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原因是( )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非甜是隐性性状
右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遵循分离规律
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能确定
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是(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是(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F1的果实重量为( )
A. 100克 B.150克 C.175克 D.200克
人的一个体细胞内含有46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可以形成的四分体数是( )
A.23个 B.46个 C.69个 D.92个
若动物的精原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下列各组精子中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AB′和A′B B.AB和AB′ C.AB和A′B D.A′B和A′B′
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B.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C.①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③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D.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卵细胞的个数比是( )
A.1:2:2:1 B.1:1:1:1 C.1:2:1:1 D.1:1:1: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亲本中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F1的染色体情况为( )
A.6+X和6+Y B.6+XX和6+XY C.6+XXX和6+XXY D.A和C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下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原细胞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B.豌豆均为矮茎个体,小麦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D.小麦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亲代的( )
A.卵细胞 B.精子 C.雄性激素 D.雌性激素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某男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A.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以下家系图中肯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两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0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及色盲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问这女孩基因型为纯合体的机率是( )
A.1/2 B.1/3 C.1/6 D.1/8
玉米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
A. 8 B.7 C.5 D.4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 )
A.50% B.20% C.30% D.15%
下列哪一类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
A.病毒 B.原核生物 C.真菌 D.动物和植物
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现在已查明一核苷酸对中含有一个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对中还有( )
A.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两个腺嘌呤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鸟嘌呤
1个DNA分子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如果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每个DNA上有胞嘧啶( )
A.40个 B.60个 C.240个 D.420个
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30.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31.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B.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 D.欧文顿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
32.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33.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合成物质X和物质Y的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内没有物质X和Y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C.该图可以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能合成物质Y的个体占3/16
34.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35.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每空2分)
36.图1中的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某物质数量的变化。图2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____。
(3)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图1曲线中①②③④⑤⑥时期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出现Hh基因型的概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下列5个选项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E.伴Y染色体遗传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2的基因型为 ;II-5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
④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
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
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2∶1
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4∶1
请分析并回答:
(1)上述柑橘的果皮色泽遗传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__色是隐性状性。
(3)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1-30每题1.5分,31-35每题3分,共60分)
1-5 BBBAB 6-10 BAABB
11-15 DBCDC 16-20 BBCAA
21-25 CDCBA 26-30 ACBBC
31-35 ABDD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6.答案:
(1)有丝 染色体 (2)b (3)a、d、e ④⑤⑥
(4)a、d、e (5)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37.答案:
(1)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隐性遗传
(2)①HhXTXt HHXTY或HhXTY ② 1/36 ③1/60000 ④3/538.答案:
(1)两 基因的自由组合 (2)乙(丁) 黄
(3)AaBb 红色∶橙色∶黄色=9∶6∶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