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的短果枝与长果枝 B.豌豆的红花和桃树的白花
C.小鼠的黄毛和黑毛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2.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选用豌豆的原因不包括
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B.豌豆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花比较大,易进行杂交实验
D.豌豆的X、Y染色体上基因少
3.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连续自交可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
B.通过自交实验可判断抗病小麦是否是纯合子
C.抗病小麦与感病小麦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感病性状
D.抗病杂合子小麦测交,后代会出现抗病和感病
杂交组合
F1
红花
白花
实验一:红花×红花
82
27
实验二:红花×白花
36
34
实验三:红花×红花
56
0
4.某植株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性状,某科研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实验一可知红花为显性性状
B.实验二中亲本白花和F1白花的基因型相同
C.实验一F1红花中纯合子占1/3
D.实验三F1红花都是纯合子
5.下列有关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花开放后去除雄蕊,作为母本
B.F1形成配子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F1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两种表现型数量相等
D.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6.某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小袋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甲、乙两小袋中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C.甲和乙中D和d的随机组合代表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
D.抓取100次,Dd组合出现的概率约为50%
7.细菌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不包括
A.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B.细菌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C.细菌不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细菌不存在染色体
8.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且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自交后代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8
B.该生物测交产生的后代中全为隐性基因的概率为1/8
C.该生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37/64
D.该生物自交后代基因型有27种
9.桃树的树体乔化对矮化为显性,蟠桃果形对圆桃果形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将乔化蟠桃与乔化圆桃杂交,F1表现型如下图所示。让F1中乔化蟠桃自交,后代中矮化圆桃出现的概率为
A.1/16
B.1/24
C.1/8
D.1/6
10.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1∶2∶1,则双亲基因型为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1.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中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1个四分体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存在同源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12.某同学欲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则其选择的材料可为
A.洋葱根尖细胞分生区细胞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蝗虫精巢 D.马蛔虫受精卵
1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其核DNA数相等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14.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C.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15.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病的孩子一定是男孩
B.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3/4
C.该夫妇都含有一个致病基因
D.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一定正常
16.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两病皆患的孩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
B.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是1/4
C.该夫妇再生一个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4
D.母亲的卵细胞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17.果蝇的黑身和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下表是某科研小组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
♀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
F1
♀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1∶1
♀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1∶1
A.由实验一可知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实验二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实验一F1雌、雄相互交配后代黑身白眼雌果蝇的比例为1/16
D.实验二F1雌、雄相互交配后代灰身白眼雌果蝇的比例为3/16
18.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9.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对小鼠无毒性
C.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后代全是S型菌
D.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20.用35S标记T2噬菌体,让其侵染15N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DNA中找到15N
B.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21.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一个实验组,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B.标记过程中可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同时含有31P和32P
D.该实验证明了DNA进入大肠杆菌,即DNA是遗传物质
22.烟草花叶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起来斑驳污损。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DNA和DNA B.DNA和RNA
C.RNA和DNA D.RNA和RNA
23.下列有关碱基互补配对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有一个嘌呤就会有一个与之相配对的嘧啶
B.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DNA分子中,A、T之间有两个氢键,C、G之间有三个氢键
D.DNA分子中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确保了DNA分子能贮存巨大的遗传信息
24.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22%,其中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27%,则其互补链中胞嘧啶的比例为
A.29% B.26%
C.27% D.22%
25.下列有关线性DNA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DNA片段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分别位于DNA两端
B.DNA分子中某些脱氧核糖只和一个磷酸分子相连
C.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
D.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对或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中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某植株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表示。杂交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性性状为 ,F2中X表示的表现型是 。
(2)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红果和黄果,该现象称为 。
(3)亲本红果和F1红果基因型分别是 、 。F2中红果基因型是 ,其中纯合子的比例 。
(4)F2中红果相互交配,后代出现红果的概率是 。
27.(12分)
图1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名称是 ,含 条染色单体, 个核DNA分子。
(2)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中 细胞。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de段形成的原因是 。
(4)图1中细胞 处于图2中cd段。
28.(14分)
下图是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判断的理由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Ⅰ2的基因型是 ,Ⅱ3的基因型是 。Ⅲ2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
号。
(3)若Ⅲ1与Ⅲ4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
29.(12分)
右图是某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的名称分别是 、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9] 连接起来。
(2)7的各组成成分与RNA比较,一定相同的物质的标号是 。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
(3)若该DNA片段中胞嘧啶含量为m,比例为n,则该DNA片段复制3次,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为 。
(4)若将该DNA片段用15N标记,置于14N的培养液中培养n次,则最终获得的DNA分子中,含14N的占 ,含15N的占 ,这说明DNA的复制特点是 。
高一生物期中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D
D
B
A
A
B
C
B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D
B
A
A
B
D
A
D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1)红果(1分) 黄果(1分)
(2)性状分离(2分)
(3)Aa(1分) Aa(1分) AA或Aa(2分) 1/3(2分)
(4)8/9(2分)
27.(12分)
(1)初级精母细胞(2分) 8(1分) 8(1分)
(2)甲、乙(1分) 甲、丙(1分) 甲(2分)
(3)DNA分子复制(1分) 着丝点分裂(1分)
(4)甲(2分)
28.(14分)(每空2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5、Ⅱ6患甲病,而Ⅲ3正常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Y aaXBXb 2
(3)17/24
29.(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胞嘧啶 腺嘌呤 氢键
(2)⑥(2分) 磷酸⑥与脱氧核糖⑤交替连接
(3)7m(1/2n-1)(2分)
(4)100% 1/2n-1(2分) 半保留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