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 A 5. A 6. C 7. C 8. B 9. C 10. C 11. C 12. B
13. 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14. 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质子 中子
16. 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17. 负 50
18. 斥力
19. 病毒 分子 质子
20. 质量 质子
21. B 气体渐渐变色 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④
22. (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2)控制变量法 不能 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
23. (1)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天王星 (2)是 2.46×108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十章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2.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3. 一群蜜蜂飞入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 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 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 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4. 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有空隙
5.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B. 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C.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 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6. 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7. 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 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 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
8. 在原子中不带电的是(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9.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B. 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10.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 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11.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 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12. 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B. 夸克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C. 夸克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原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 煤气是生活常用的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 。
14. 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
15. 大部分元素的原子核是牢固而稳定的,而有些原子核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出射线,变成新的原子核,原子核内部由 和 组成。
16. 氧气可以被压缩装入钢桶,这一现象说明 ;压缩氧气要用力,说明 。?
17.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带 电的电子,从而揭开了原子是有结构的秘密;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 个电子。
18. 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或“斥力”)。
第18题 第19题
19. 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下面微观世界尺度图中① ;② ;③ 。?
20.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它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三、实验探究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共18分)
2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据 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22.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一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所示。观察两杯水的颜色的变化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
四、简答题(第23题6分,第24题10分,共16分)
23.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星和恒星
早期人们认为恒星是静止不动的星体,所以称其为“恒星”,绕恒星转动的星体叫行星,而绕行星转动的星体叫卫星。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不停地发热、发光,在太阳的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其公转,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连同它的八大行星和许许多多的小行星、彗星组成了太阳系,其中太阳为恒星。人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的行星,而绕地球转动的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其实太阳也是在运动的,太阳以2.46×108年的周期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只是由于距地球太远,不借助特殊的天文仪器很难发现它的运动,所有的恒星都在宇宙间高速地运动着。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这一颗恒星,但在太阳系外却有着无数的恒星。
(1)请说明以下几个名词之间的包含关系:宇宙、天王星、太阳系、银河系: 。?
(2)太阳是由气体组成的吗?答: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年。?
24. 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