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及教学反思-6.16《秦兵马俑》语文A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及教学反思-6.16《秦兵马俑》语文A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15 22: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兵马俑》说课稿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这篇课文结构清晰,首尾呼应,第三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承接了第二自然段的规模宏大,引出了四到八自然段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
全文语言优美,首先高雅词汇众多,比如: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整装待发等等,全篇四字词语达到40个,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范本。其次句式优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从单元整体来看,《秦兵马俑》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专题,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教学中除了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理解与想象,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还需要准图片、补充资料,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概说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抓住第八自然段品析课文的语言表达之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仿照第八自然段的句式,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通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的语言表达之美,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教学难点
仿照第八自然段的句式,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
资料介绍
通过三组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
二、整体感知,品析语言,读写结合
(一)活动一:概说“秦兵马俑”
方法:提炼关键词句
1.自读课文,圈出能概括秦兵马俑特点和价值的词或短语。
答两次问?
第一和第九自然段介绍的是什么?(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
(二)活动二:品味《秦兵马俑》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1.品味语言表达之美
方法:重点品析第八自然段语言表达之美
提示:从句式运用、词语运用的角度观察第八自然段的语言表达之美。
预设: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四字词语众多
小结:句式对称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虚实结合美(前有描述,后有想象)
词语丰富美(高雅词汇,写景抒情)
2.课件出示文中所有四字词语,朗读积累
3.深情朗读,以声传情
活动三:虚实结合,仿写一段
提示: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虚实结合的方法仿写一段。
作业布置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这是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后的赞言,同学们,你们来当一回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秦兵马俑,为习作写导游词做铺垫。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首尾呼应
承上启下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和关注细节两方面进行反思。
整体教学设计较合理,且有语言学用和技能训练的点,但因课时分配不够合理,放在一个课时上每个环节有点不够扎实有效,如果用两课时进行教学就完美了。
活动一用词语概说秦兵马俑的设计标高有点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了,如果设计成用一句话来概说秦兵马俑,就降低的要求,符合学情,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而且正好用现成的句子引入了过渡段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既整合了活动又节省了时间。
活动二品味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较精细,但因我没有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出示相关语句进行讲解和品读,最后只是总结美点,所以学生学的不够扎实,理解的也不够到位深刻,学生在最后合作读的时候也不流畅,始终融入不进课文中。
活动三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仿写一段,是对学生写作技能的一个训练,但因课时分配不够合理,所以最后只有10分钟练写时间,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这一环节应该放在第二课时,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训练写作,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交流汇报,通过交流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