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学年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 150分 共5页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选项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垂涎三尺(xián )阜盛(fù) 马嵬(wéi) 懵懂(měnɡ) 监生(jiàn)
B. 自给自足(jǐ) 偌大(ruò) 和面(huó) 盥洗(guàn) 朱拓(tuò)
C. 岿然不动(guī) 恸哭(tòng) 炮烙(páo) 泥淖(nào) 蹙缩(cù)
D. 咎由自取(jiù) 笑靥(yàn) 歆羡(xīn) 编纂(zuǎn) 厢庑(wǔ)
2.下列各组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顶力相助 手足无措 喝彩 纯萃 B.寥寥可数 甜言密语 疲蔽 针灸
C. 面若付粉 美轮美奂 膏粱 颦蹙 D.视若草介 流言蜚语 璀灿 惫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两汉以来,很多人在引用《论语》时“断章取义”,不惜 《论语》,用自己的学说附会它。
②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 ,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名。
③近几年来,他们尽力 了不少资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遭受歧视和虐待的详情。
A.曲解 体裁 搜集 B.误解 题材 收集
C.曲解 题材 搜集 D.误解 体裁 收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五一”长假的第二天,黄山旅游风景区人头攒动,黄山游客络绎不绝,不绝如缕,迎来了今年旅游的小高峰。
B.?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C.他们除了向社会大众大声疾呼环保的重要,每个人更是身体力行,一丝一毫都不敢松懈。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教育者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5.下面是四种不同情境的讲话,且都与“笑”有关,根据情境推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初次见面时的讲话:我不会讲话,您可别见笑。
B.再次遇到朋友的讲话:去岁路过贵地,本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
C.接受别人礼物的讲话: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D. 在追悼大会上的讲话:凶手被抓捕,正气得弘扬,愿我们的英雄含笑九泉。
6.下列句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司马青衫,“青衫”是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 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D.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为一纪,四纪为四十五年。唐玄宗当四十五年皇帝,故称“四纪”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屏幕雪花点闪烁,并伴有噪音,这就是来自太空的射电信号。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射电望远镜????????。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天文界四大发现,大多是利用射电望远镜才得以观测成功的。“中国天眼”将能够实现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现象。如果幸运,它还将尝试接收外星文明的电波。如果一二十年后,外星人有意无意释放的信号被地球收到,那肯定是它的功劳。“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其建造难度???? 。它实现了完全自主的三大创新:利用地球上???????????的优良台址——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突破了平地上建设望远镜的百米极限;使用主动变形的反射面,让不会动的望远镜动起来,让望远镜能够灵活主动地观察宇宙;自主研制了轻型索拖动的并联机器人,(????),更好地接收宇宙中极其微弱的无线电波信号。
被人称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用毕生心血,为国家留下一座“国之重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他,养成他淡泊名利、????????、善良勤劳的优秀品格;无数科技泰斗教育和影响了他,铸就他坚持真理、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7(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脱颖而出?? 不言而喻?? 独一无二?? ?一诺千金
B.锋芒毕露?? 不言而喻?? 盖世无双?? ?一言九鼎
C.脱颖而出?? 一目了然?? 盖世无双??? 一诺千金
D.锋芒毕露??? 一目了然? 独一无二??? 一言九鼎
7(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天眼”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发现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现象。
B.“中国天眼”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型号和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现象。
C.“中国天眼”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发现—些非常奇特的脉冲现象。
D.“中国天眼”将能够实现为宇审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一些非常奇特的脉冲现象。
7(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用以接收信号
B.使接收信号的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
C.接收信号的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
D.使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用以接收信号
二、论述类文本(共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8--10题。(每题2分,共6分)
任何文化都以时空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生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今天人们所“感知”的日期,就是一种全球约定的定义时间。定义时间在自然时间面前只是一个微量,但它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甲子,是世界时间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定义。从1911年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天干源于纪日,地支源于一年十二个月。用日、月与地球的视运行关系来记述人类活动时间,就是甲子时间纪序的本质。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自然取时思想。
关于时间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时间是理念永恒性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运动的数。伽利略指出,时间具有各向同性、均匀性和无限性。后来,爱因斯坦提出时空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四维时空连续区。至此,时间在其永恒与无限的直观视界中,与运动、空间的同一性本质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定。而研究者发现,甲子既定义了时间与运动的同一性,也定义了时间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同时又定义了时空一体性。细究甲子的定义内涵,其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对时间本质的描述非常一致。
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模式,从而也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价值选择。时间文化的形成,同样受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路径的影响;这种不同的时间文化又会“反哺”于社会生活,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由此,时空与运动才成为当代科学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引发了新一轮宇宙时空探索的科学时尚。可以说,当今科学主宰世界的文化潮流,其起点就是“时间”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大”到与天地齐一,天地的存在与人事的价值目标相互统一。这种与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正源于古代中国长期持续存在的宗法血缘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天由最初的外在实体逐渐转向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性存在,这培育和预设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
(摘编自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定义时间最初是用来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现在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B.我国从商代开始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C.西方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历经两千多年的演进,形成了具有科学权威性的时间观念。
D.价值选择路径会影响时间文化的形成,而不同的时间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
9.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了自然时间和定义时间,并以定义时间为立论的基础展开进一步论证。
B.文章通过类比论证,指出甲子体现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时间观念非常一致。
C.文章在围绕时间文化展开论述时,指出了中西方时间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D.文章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逐层深入,结构严谨。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这是依据宇宙大爆炸学说而得出的基本观点。
B.甲子纪序客观摹写了自然时间关系,甲子属于定义时间,而不在自然时间范围内。
C.西方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为了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D.“天人合一”观念所培育和预设的特有时间观念,可以“反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三、课内外文言文(共28分)
(一)课内文言文(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1.下列选项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赢粮而景从 而倔起阡陌之中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不凌节而施之谓孙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暴秦之欲无厌
C. 本长安倡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或师焉,或不焉
D. 君子生非异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意思有相同项的一项是( )
A.①道芷阳间行 ②于是废先王之道 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④破灭之道也
B.①明智而忠信 ②低眉信手续续弹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④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①用心一也 ②赵太后新用事 ③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
D.①理固宜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③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④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3.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活用现象都不一致的是﹙ ﹚?
A.①囊括四海之意 ②既泣之三日 ③内立法度 ④猿猱欲度愁攀援
B.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诸侯会盟而谋弱秦 ③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④赢粮而景从
C.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③砯崖转石万壑雷 ④礼天下之奇才
D.①吾从而师之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③此亡秦之续耳 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14.下列加点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然后践华为城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①凄凄不似向前声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③整顿衣裳起敛容 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以致天下之士 ③然秦以区区之地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B.焉:①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风雨兴焉
③以有尺寸之地 ③斯天下之民至焉
C.则: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之:①子孙视之不甚惜
②则秦之所大欲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16.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用兵之效也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苟以天下之大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无乃尔是过与 ⑥不拘于时 ⑦虽董之以严刑 ⑧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⑨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⑩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未之有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筋骨之强
A.①②⑤⑦⑧⑨/???/③?/④⑥/⑩ B. ①⑨??/②③??/④⑥⑧/⑤⑦⑩
C. ①⑧??/②⑤?/③?/④⑥⑨/⑦⑩ D. ①⑤⑧???/②③?/④⑥⑨/⑦⑩
(二)课外文言文(共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恢字弘达。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高祖义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遣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至。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义兵,指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犹义师;也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B.出,一般指京官正常外调,而《琵琶行》“予出官二年”的“出”指因罪贬谪。
C.中书,当时所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简称,舍人是其主要官员的官职名。
D.藩,有屏障的意思,古代封建王朝用诸侯国来保护王室,所以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萧恢聪颖好学,深受朝廷赏识。他童年就通晓一些儒家著作并善于解说疑难,长大后又涉猎史书;后来遭逢乱世,走上仕途,得到了明帝和高祖的重用。
B.萧恢倾心为民,治政卓有成效。他刚到郢州就命人及时埋葬病死的尸体,并派使者巡察辖区;在益州又巧妙化解了官府与百姓在交通方面的矛盾,百姓因此得利。
C.萧恢恪遵孝道,乐于救济他人。人们都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天,其母亲的眼疾才得以治好;他担任过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常常用于行善施舍。
D.萧恢谈古论今,富有政治眼光。他在荆州时曾表示,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现在的王侯情况不同,更应当注重保持自身清白廉洁的品行。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5分)
(2)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7分)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22.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10分)
23.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①五陵年少争缠头, 。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②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
③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
④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⑤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⑦彼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⑧试使 ,比权量力, 。(贾谊《过秦论》)
⑨七十者衣帛食肉, , ,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⑩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面的问题。(12分)
????????诊所里的母亲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跄着慌张的脚步,直接挤到他的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她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成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有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着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来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冀冀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他突然记起有人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想,也许面前的老女人,就是故事里的主角。?
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他整夜咳嗽呢。?
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女人说。?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
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
现在好了。您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着女人。?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您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针。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17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没有人理她……?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24(1)下列各项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小说通过塑造一个明知道儿子已死,却仍锲而不舍地给儿子治病的母亲形象,揭示了赞颂母爱伟大的主题。
B.以细节突出中心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特别是打针一段,把医生对病人慈爱和母亲对儿子的疼爱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淋漓尽致的凸显出来。
C.小说通过医生的心理描写,交代了母亲因失去儿子以致精神失常的背景,使全文的故事情节更加合理,从而更有力地突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D.善良的医生,冷漠的青年,爱儿如命的妇人,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刻画把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浓缩到了一个小小的诊所,演奏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人间真情之歌。
24(2)小说是如何塑造医生这一形象的?(6分)
24(3)小说最后一段写“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有什么作用?(4分)
七、语言运用(9分)
25.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
《论语》中的孔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祝福》中的祥林嫂
《家》中的觉慧 《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感慨如朝露般短暂易逝的人生,曹操的梦想是贤才和功业,渴盼贤才归附建功立业; , , ; , , 。
26.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作者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每句不超过20字。(3分)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左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清代朱彝尊认为左氏为复姓(《经义考》)。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1)第一方面: 。??????????????????????????????????
(2)第二方面: 。????
(3)第三方面: 。???????????????????????????????????????
八、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你对“忘记和铭记”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A 2.C 3.C 4.C 5.C 6.D 7(1)A 7(2)C 7(3)B
8.B 9.D 10.D
11.C 12. D 13.D 14..B 15.B 16.C
17.C? 18.C? 19.D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陆上交通,(官员)(1分)都(1分)是预先订租私人车马,百姓苦于(1分)此事(1分),历任官府(1分)不能改变。(译出“悉”“患”“焉”“累政”各得1分。)
(2)(萧恢)(1分)醒后感到忧惧(1分),于是停止(1分)睡觉、吃饭。不久(1分)都城信使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1分)。(译出“遑”“废”“俄而”“瘳”各得1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7分)
21.C
22.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2分)
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2分)
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1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10分)
23.默写:略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24(1)A
24(2)小说是如何塑造医生这一形象的?(6分)
答案:小说用正面描写(神态、心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与男青年对比)来塑造医生形象。
①通过语言描写,医生对青年的呵斥和对母亲的温和的言语,体现了医生的爱心。②通过神态描写,医生看到“孩子”前后的神态变化,突出了医生的善良,富有同情心。
③通过细节描写,为“孩子”打针的细节描写,鲜明生动地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慈爱,显现了他美好的内心世界。
④通过心理描写,“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展现医生人性的善良。
⑤对比(衬托)。青年人冷漠的态度反衬医生对母亲耐心温和态度的可贵,彰显了医生崇高的人格与人性。
前四点任意答出三点,给四分;其中第五点(2分)必须答出,如不答,总计最高得分不能超过4分。
24(3)小说最后一段写“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有什么作用?(4分)
①情节上的照应。女人说“明天我还要来”“以后我每个月都要来”,医生回答说“当然可以”“绝对没有问题”,这里是对女人要求的更深层次的照应回答。(1分)
②突出形象。使医生善良的品行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说明他先前的应答不是应付女人,而是把照顾母亲,给予母亲精神上的安慰当作自己的责任。(1分)
③深化主题,医生的形象饱含着作者对世间真情的讴歌与呼唤。(2分)
七、语言运用(9分)
25.参考例句:
感叹社会礼崩乐坏秩序混乱,孔子的梦想是克己复礼和大同世界,期盼礼乐盛行、社会和谐;
反抗科举制度及封建礼教,宝玉的梦想是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不羁生活。
26.(1)关于《左传》作者的众多怀疑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2)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3)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的交往记载不合理。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