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一份赞美,一份批判。隋炀帝开运河、坐龙舟、下江南,繁盛一时的隋朝在他手上烟消云散……这千年流淌的运河,究竟是造福了百姓还是为他自己掘了坟墓?隋炀帝下江南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建立的人物、时间、定都地点。隋朝灭掉南方的什么政权,结束了南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2、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实施后,隋初经济繁荣,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间开始开凿?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两个端点分别是哪里?大运河有哪四段组成?
大运河连通了哪五大水系?大运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4、了解科举制创立的史实。学习目标一新课探究互动探究(一):隋的统一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西
晋南方:北方:三
国魏蜀吴东晋十六国并存宋齐梁陈581年(鲜卑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北朝589年南朝西魏
2.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杨坚就是隋文帝3.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统一后的隋朝疆域材料一:公元316年,短暂的统一王朝西晋灭亡。直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再一次实现了南北统一。期间,政权并立,战火纷飞。4.统一的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有一口枯井,相传陈后主在隋军攻城时携二妃躲入此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历史传说——胭脂井趣味历史材料三: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材料二:5.开皇之治想一想: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措施: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②经济上: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一互动探究(二):开通大运河一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改编自《话说运河》解说词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结合相关图文资料思考:大运河修建于何时、目的何在?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大运河的修建有何重大影响呢?二、开通大运河(本课重点)
1.开通:从605年起,_____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目的:加强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___________。
3. 概况:
(1)三点:以_____中心。北达________,南至_____。
(2) 四段:永济渠、_______、邗沟、_______。
(3)五河:海河、_____、淮河、_____和钱塘江。
4.地位:全长两千多千米,是_ ________最长的运河。
5.作用: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流。 南北交通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洛阳余杭通济渠江南河黄河长江古代世界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涿郡一互动探究(二):开通大运河一隋炀帝(604—618年在位)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隋朝大运河有一首歌谣这样唱到:八月十五是中秋,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要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修运河的目的是为了看美丽的琼花吗?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 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 皮日休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潜商旅,来往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177
合作与探究:大运河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大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重大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水运粮食在古代起到了什么作用?让我想想(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材料一:
《汴河》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
《汴河怀古》二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想一想:谁说的有道理? 思考:
(1)两首诗中,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和隋朝灭亡的关系分别持什么观点?
(2)你赞同哪一个观点?请说明理由?(1)两则材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需要全面看待。大运河的开凿总的来说是好事。
(2)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3)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但这不是隋朝灭亡的全部原因。 原则:全面、客观、抓主流2700公里610年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互动探究(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一材料一: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由特定官员(中正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材料二: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思考:(1)隋朝之前,我国是怎样选拔官吏的?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足?
(2)为了解决选官制度的缺陷,隋文帝和隋炀帝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进士科: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考试内容以经学和时务策为主。2.诞生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世家大族子弟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含义:背景:开创者:正式确立:影响: 隋文帝。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
2.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有才能的人能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材料一:这种制度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最大的合理性在于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思考:(1)材料一、二中所提及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其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又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制度”的创立有何划时代的意义。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材料一:“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
——《通典》卷七思考:
史
料
解
读
:
下
列
材
料
控
诉
了
什
么
?材料二:“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通典》卷七对比材料:“剥树皮以食物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食货志》隋朝的灭亡农民起义618年
隋朝
灭亡为什么隋朝会二世而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必须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一互动探究(四):隋朝的灭亡一材料一: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年号)民役简表材料二: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史(隋唐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
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必须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3.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炀帝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繁盛一时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凿二世而亡 38年
( 581—618年)589年课堂小结开创科举制思考: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1)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
(2)都短命,历二世而亡;
(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4)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5)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随堂训练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A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A
3.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B4.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D5.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B6.公元617年,经小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A.邗沟→通济渠→广通渠→江南河????????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广通渠?B 5.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了一个淫逸暴君的传奇;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了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传说之中找目的】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了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
(1)你同意上述观点吗?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同意,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地图之中记运河】 (2)左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你将
A、B两处补充完整。
A: B:
A B涿郡余杭【科举取士谱新篇】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沈即济
(3)隋朝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项选官制度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