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一、新课引入
1.纺织技术的革新二、新课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就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开始了。①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资本和原料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资本和原料。
③市场条件:英国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市场的需求促使人们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查理一世被处死凯伊发明的飞梭①背景: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供不应求。纺织技术的革新——飞梭②改进: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织工哈格里夫斯经过多次试验,他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同时纺出多根面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他用自己女儿的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纺织技术的革新——珍妮机水力织布机骡机纺织技术的革新——骡机、水力织布机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蒸汽机的发明 1712年,铁匠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早期发明的蒸汽机只用于矿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运用 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治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詹姆斯?瓦特工厂制度的确立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①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许多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佣1000多人。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大工厂与手工工场的生产有哪些不同?①生产规模:手工工场规模小;大工厂规模大。
②生产技术:手工工场局限于手工技术;大工厂技术成熟。
③生产方法:手工工场分工少;大工厂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
④管理制度:手工工场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管理制度比较自由,受农时影响大;大工厂恰好相反,工厂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3.火车与铁路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史蒂芬孙的火车发明史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 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②生产组织形式: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工厂取代工场。材料二 材料三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③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材料四 ④阶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材料五⑤生态环境:带来了环境污染。 小结工业革命兴起蒸汽机的发明火车与铁路 工业革命的影响1234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BC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