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参照物的定义
能力目标:理解并学会解释生活中“动”与“不动”的现象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事物的静和动是相对的,人生中的亦是如此。
重点难点: 参照物的选择
教 具: 大的铅画纸 小吸铁石 小车 秒表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今天的主人公小凯,一个关注时事,钟爱旅游的中学生。同学们都知道,最近各国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一架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客机上,MH370.这架飞机与3月8号凌晨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机上载有154名中国游客。我们的主人公小凯,当然也很关注本次事件,这是他昨晚刚刚从新浪网上获取的有关马航客机的最新消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MH370飞机高度突降或暗示有搏斗:
3月8日凌晨1点20分,马航MH370航班失去联系前,飞行高度约10500米.据《纽约时报》报道,雷达数据显示MH370客机高度多次突变。当日2点18分,客机飞至13500多米高度后突然向西转,2点32分,失联客机不平稳降至7000米左右,后又转向印度洋后,3点15分,飞机飞行至9000较高海拔。这意味着飞行员或劫机者改变航向,或飞机在无驾驶员情况下飞行。另据美国广播公司分析,飞机高度突降或暗示驾驶室内存在搏斗。
师:文字较为冗长,为了方便我们阅读,请同学将上面的重要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师:请同学们再把表格中的信息以点的形式描在老师给你的以时间为横轴,海拔高度为纵轴的铅画纸上,并将这些点相连。看看你们能不能从图上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
师:板演的同学,你是以什么为标准来定出马航客机的海拔高度在发生变化的?(海平面为基准)
师:图表可以极大的将问题简化,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适时的进行利用。
师:在科学上我们就把物质的这种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新课教学:
一、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你能不能现场表演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或者举一些你所了解的机械运动的例子?
二:参照物
师:烟花三月,小凯与爸爸相约下扬州。他们制定了自己的旅行计划,选择了火车为出行工具。
小恺的行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7点绍兴火车站出发,到达扬州站的时间大约:下午2点左右
第一天下午: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一天晚上:夜游扬州瘦西湖
第二天上午:扬州城中城酒店品当地小吃,俯瞰全城
5 第二天下午:回绍兴,
结束旅程。
师:上了火车,小凯有点儿兴奋,东张西望。看看窗外,在看看爸爸,他突然心生疑问?大家请看视频
小凯想:他自己到底“动”还是“不动”?
师:你认为小凯“动”或者“不动”,你的理由是什么?或者说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同学们还能在这两张图中,选定其他的参照物来帮助小凯确定自己是在运动?是处于静止?(小组讨论)
师:你认为小凯“动”?理由 你任务小凯不动”?理由(小组讨论,写在所给的任务单上)
师: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
师: 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性)
师:火车准时到达扬州,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师:为了更好的欣赏沿途的风景,小凯借来了一辆自行车。
师:视频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确定路边树木的运动状态
师:骑完车后,小凯和爸爸一同坐上了竹筏,他们顺流而下,将沿途的风景一揽怀中。这时候,同船的游客哼起了小调: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爸爸也不经诗意大发:“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同船的游客: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爸爸:“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解读上面的诗句。让足排游起来,让青山走起来。
师:吃过饭后,他们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扬州的瘦西湖,扬州最美的风景。
师:吃过饭后,他们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扬州的瘦西湖,扬州最美的风景。
师“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宾馆,小凯又急忙打开了电脑,来关注马航的最新动态,这时他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师: 2014年3月19日讯,美国信息局透露,在3月8日8点11分失联飞机MH370,最后一次发出雷达信号,专家预测,此信号是由于飞机燃料耗尽所产生的。
师:如果遇到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给飞机加油?
师:请你猜想一下,相对于受油机而言,加油机应该在飞行方向,飞行快慢上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给受油机安全加油?
师:事实是否真的如我们预料的那样呢?播放视频
师:其实与空中加油原理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师: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谁“同步”?
师:时光到了第二天,他们来到了扬州的城中城酒店,在那里品尝扬州的特色小吃。扬州炒饭,蟹粉狮子头。接着乘坐观光电梯,将扬州城的风景一览无遗。
师:正当爸爸感叹改革开放给扬州带来的巨大变化时,细心的小凯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同学们仔细看
师:同学们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你所了解的曲线运动或者直线运动的例子么?
师: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某人用闪频相机每隔1秒曝光一次,拍摄下了两张图片。请用你手头的测量工具测出甲车在第一秒内通过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测量出甲车在第一个一秒内通过的距离(注意强调起点和末点得选择)
师:按照上面的方法,请你们继续测量出甲车和一车在各自的每一秒内所走过的路程,记录在你的课本中。
师: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距离
练习:2、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④儿童从直的滑梯顶端静止滑落
⑤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⑥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⑦跳远运动
师:上面题目中的第四个选项,如果我无法确定儿童的的运动属于哪一种直线运动的类型,同学们能不能帮助我呢?
师:我们把上述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小车由斜面顶部静止落下,它会在斜面上做怎样的直线运动?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借助手头的一些测量工具,帮我设计实验来解疑呢?
你可以利用的秒表 刻度尺 等工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详见任务单)
探究:小车由斜面顶部静止落下,它会在斜面上做怎样的直线运动?
你可以利用的秒表 刻度尺 等工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上课任务单)
小组讨论:
在课件所给的两幅图片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确定小凯的运动状态。
小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
--------- --------------- --------------- ------------
小凯运动:选择的参照物:-
-------- --------------- --------------- ------------
结论:参照物的选择是-----------的。只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运动)是相对于---------而言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实验探究:小车在斜面顶端静止下落后,将在斜面上做怎样的直线运动。
猜想:------------------------------------------- -------------------------------------------------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实验设计:1------------------------------------
2------------------------------------
3------------------------------------
4------------------------------------
5------------------------------------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最好以表格形式呈现):
小组讨论:
在课件所给的两幅图片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确定小凯的运动状态。
小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
--------- --------------- --------------- ------------
小凯运动:选择的参照物:
--------- --------------- --------------- ------------
结论:参照物的选择是-----------的。只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运动)是相对于---------而言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实验探究:小车在斜面顶端静止下落后,将在斜面上做怎样的直线运动。
猜想:------------------------------------------- -------------------------------------------------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实验设计:1------------------------------------
2------------------------------------
3------------------------------------
4------------------------------------
5------------------------------------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最好以表格形式呈现):
六、教师结束语:
人生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探究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完成,希望大家都可以扬帆起航。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有点个人认为,是主线清晰,按照旅游的线路步步深入,将参照物这个重点难点突破。学生的反馈情况也较好,说明教学方法的可行度较高。
本节课个人认为有几个问题:
1 时间把握不当,其实可以把最后一个探究的过程删去,补充一些有关参照物的例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2 老师的声音不够自然,有时轻有时响,听课老师反映这一点以后需要改进。
3 板书虽有设计,可是字体不够漂亮,应该要多加练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