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细胞有丝分裂》测试题
1.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1)来自________的囊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上彼此融合,囊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______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上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该植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值”变化曲线图(要求:注明变量值及其变化关键时期)。
【答案】(1)高尔基体 细胞膜 信息交流(传递信息)
(2)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3)如图所示
【解析】(1)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流。(2)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3)间期染色体复制使DNA与染色体的比变为2∶1,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NA与染色体的比变为1∶1。
2.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的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时期(填字母)。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__点才开始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段。
【答案】(1)D→E (2)间 DNA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合成 (3)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 不能 (4)2∶1∶2 D (5)C→D
【解析】图1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2中的D→E段对应;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因为在解离阶段细胞已死亡;图中B→C段表示分裂前期,此时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2∶1∶2,中期这个比例与前期相同,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为0,此比例发生改变,图2中D→E为后期;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位于图2中C→D段。
3.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区细胞(填字母),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区细胞(填字母);观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最好选择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b B→A→D→C (2)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 (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 (4)d A
【解析】(1)a区是根冠,b区是分生区,c区是伸长区,d区是成熟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A是中期,B是前期,C是末期,D是后期。(2)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经解离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4)可以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是成熟区细胞。观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选中期(A)的细胞。
4.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像,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比为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3)图甲中c的数值是________,图丙中n的数值是________。
【答案】(1)后 1∶0∶1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2)E~F C~D和D~E(或C~E) (3)4 2
【解析】图乙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此图中含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图乙(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E~F段,图丙(含有染色单体,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图甲中的C~D和D~E段。由图乙可推知图甲中c=4,图丙中n=2。
5.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的含量变化。试回答有关问题:
甲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中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根尖__________部位。
(2)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________才开始变化。
(3)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功能旺盛的分裂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
(4)图中细胞核DNA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欲把乙图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分生区
(2)2∶1∶2 后期
(3)a、c
(4)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
(5)向上移动装片
【解析】(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物质依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图甲c时期为DNA复制后期,染色体复制完成,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2∶1∶2,到分裂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这种比例发生变化,三者数目比例为:2∶2∶0。(3)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a、c时期。(4)有丝分裂的末期,随着染色体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细胞核中DNA减半。(5)在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实际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6.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叫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叫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D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便促使细胞________。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先将视野中的目标移至________,并调节视野________度。
(6)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7)如图所示,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是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解离 使细胞分离开来 (2)染色 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以便于观察 (3)分散开
(4)分生区细胞 (5)视野中央 亮 (6)A (7)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A为解离,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C为染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并将视野调亮,分生区细胞接近正方形。
7.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水平却很低。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同学们为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的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
实验材料及器材:略。
实验步骤:①取A、B、C、D四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g/L、0.4 g/L、0.6 g/L、0.8 g/L的AlCl3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个洋葱,在室温下培养生根。
③待洋葱长出5 cm长的新根后,分别从每个洋葱上剪取一个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观察并统计每张装片100个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数目,计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略。
(3)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上实验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以上实验方案中的两个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没有漂洗
(2)④处于分裂中期 分裂指数
(3)①探究不同浓度(四种浓度)的AlCl3溶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程度(指数)的影响
②a.只取一个根尖,会因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应取多个根尖制临时装片,统计和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的平均值;
b.未设空白对照,依据实验结果难于准确判断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解析】(1)细胞经解离后一定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才能染色。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lCl3溶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程度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AlCl3溶液的浓度,实验的检测指标是细胞分裂程度。该实验除了利用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处理洋葱根尖外,还需要利用清水作为对照组,便于准确判断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同时,由于实验中只取一个根尖,会因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取多个根尖进行实验。
8.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请在表中的“_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A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显微装片时,有些需要将细胞杀死,有些需要继续保持细胞活性,上述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仍是活细胞的是________。(填组别字母)
(4)A组实验中,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通过取样观察并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并将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分别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请分析:
①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M的数值与样本1、样本2、样本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是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公式t=________进行计算;M与A+B+C+D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
【答案】(1)洋葱根尖 质壁分离及复原 (2)使组织细胞易于分散 (3)C (4)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5)①三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 ②M=M1+M2+M3 ③M/N×720(分钟)M>A+B+C+D
【解析】(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要用洋葱根尖,盐酸用来解离,使组织细胞易于分散,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在观察时要选择不同视野的细胞观察,样本1、样本2、样本3即是选择的三个视野,M是三个视野中间期的细胞总数。间期细胞总数占整个细胞周期细胞总数的比例与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相等,据此可以推算间期的时间。间期远长于分裂期,间期细胞数也远多于分裂期细胞数。紫色洋葱叶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 g·mL-1的蔗糖溶液、清水等是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材料,在实验中,植物细胞始终保持活性。
9.(1)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体重、生活力相同的性成熟的青虾进行实验,在实验组腹肌注射0.lml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取出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结果如下。
结果1: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如下图
结果2: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情况如下表
问题:(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材料: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G.龙胆紫溶液)
①选择________,用途:________。②选择________,用途:________。
【答案】(1)卵巢 (2)4×10-2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数量多且染色体形态正常 (3)促使细胞有丝分裂 (4)A 解离 G 染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和染色体的形态。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是不一样的,分裂期所经历的时间也不一样。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增加。
10.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等量清水,向1号瓶内加入2 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向2号瓶中加入2 mL清水。
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根尖2~3 mm,并分别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染色体数目。
(3)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
若已知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则曲线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或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2)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细胞分裂后期
(3)见下表
(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组染色体的着丝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解析】为探究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该实验的假设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或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年高三生物5月份练习《细胞有丝分裂》测试题
1.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质的分裂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1)来自________的囊泡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板上彼此融合,囊泡中的多糖物质用来制造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则在其两侧形成新的[3]________。两个子细胞之间留有细胞质相通的管道,就是[4]胞间连丝,用以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上图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该植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比值”变化曲线图(要求:注明变量值及其变化关键时期)。
2.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的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时期(填字母)。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__点才开始变化。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段。
3.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区细胞(填字母),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区细胞(填字母);观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最好选择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像,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比为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3)图甲中c的数值是________,图丙中n的数值是________。
5.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的含量变化。试回答有关问题:
甲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中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根尖__________部位。
(2)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________才开始变化。
(3)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功能旺盛的分裂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
(4)图中细胞核DNA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欲把乙图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叫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C过程叫________,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D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便促使细胞________。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________,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5)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先将视野中的目标移至________,并调节视野________度。
(6)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7)如图所示,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是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7.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水平却很低。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同学们为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的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
实验材料及器材:略。
实验步骤:①取A、B、C、D四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g/L、0.4 g/L、0.6 g/L、0.8 g/L的AlCl3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个洋葱,在室温下培养生根。
③待洋葱长出5 cm长的新根后,分别从每个洋葱上剪取一个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观察并统计每张装片100个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数目,计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略。
(3)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上实验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以上实验方案中的两个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请在表中的“_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A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显微装片时,有些需要将细胞杀死,有些需要继续保持细胞活性,上述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仍是活细胞的是________。(填组别字母)
(4)A组实验中,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通过取样观察并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并将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分别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请分析:
①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M的数值与样本1、样本2、样本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是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公式t=________进行计算;M与A+B+C+D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
9.(1)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体重、生活力相同的性成熟的青虾进行实验,在实验组腹肌注射0.lml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取出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结果如下。
结果1: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如下图
结果2: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情况如下表
问题:(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材料: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G.龙胆紫溶液)
①选择________,用途:________。②选择________,用途:________。
10.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等量清水,向1号瓶内加入2 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向2号瓶中加入2 mL清水。
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根尖2~3 mm,并分别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染色体数目。
(3)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
若已知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则曲线c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